[发明专利]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70819.6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平;黄仁乐;李洪涛;于希娟;赵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H02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协同 调度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调度策略将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调用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调度策略对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本发明解决了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以及综合用电设备等的广泛应用,配电网不断呈现多能源联合运行的特点。主动配电网是一类典型的多能源联合运行系统,主动配电网的多能源系统包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如风机、光伏等)、综合能源供给设备(如燃气轮机、热泵等)、以及综合储能设备(如储能电池、冰蓄冷等)。在多能源联合运行系统中,需要从综合优化的角度按照不同能源间的互补耦合特性,通过建立能源间等值替代模型,统筹规划各种能源供给计划和能源间转供计划,实现多种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通过合理的协同优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能源形式间的互补替代,并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冲击,大幅提升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多能源系统通用建模方法主要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Goran Anderson等人提出的能源集线器概念,应用较为广泛。而对于多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复杂能源系统,尚缺乏一套有效的协同控制方法。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调度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调度策略,其中,所述调度策略将所述配电网分为配网、馈线和自治区域三个级别,所述调度策略用于根据不同的级别来进行调度;所述自治区域中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以及柔性负荷;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
可选的,所述调度策略包括容量调度策略,其中,所述容量调度策略包括:所述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根据来自管理系统上报的调度容量数据和分布式电源的电源特性获取得到,所述馈线的调度容量根据所述自治区域上报的调度容量、所述馈线的分布式电源特性以及用户的负荷特性获取得到,以及所述配网的调度容量根据各个馈线上报的调度容量获取得到。
可选的,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其中,所述目标曲线调度策略包括:配网将目标曲线发送给馈线,所述馈线各自治区域的调度容量以所述目标曲线为限制条件制定并向各自治区域下发目标曲线,以及各自治区域根据自身调度容量和所述馈线下发的目标曲线制定并向区域内系统和设备下发目标曲线。
可选的,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包括:根据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所述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所述调度策略中获取对应的策略;根据获取到的策略对所述主动配电网进行调度。
可选的,在所述时间尺度为长时间尺度的情况下,所述调度策略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为进行调度的根据,所述长时间尺度为调度的周期超过第一阈值,
所述目标函数为:
所述约束条件为:
1、配网潮流等式约束:
2、节点电压约束:
3、支路潮流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