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锈钢锻造模具的模具清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165.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华东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12;B08B1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郭佳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锈钢 锻造 模具 清理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一种用于不锈钢锻造模具的模具清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工作台、传输装置、固定装置,还包括:清理装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清理装置与第二清理装置,第一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喷头、高压泵、清洁液存储罐、高压连接管;第二清理装置包括:清洁仓、超声波发生器、溶剂存储罐;固定装置包括:移动臂、吸附头、真空泵、转向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装置,移动臂与转向装置固定连接;吸附头设置于移动臂的终端,吸附头与真空泵连接;吸附头上包括有密封条,真空泵开启,吸附头产生吸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锻造模具的模具清理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在锻造过程中出现磨损很普遍,模具磨损主要是指摩擦副中的两个零件之间相对运动所造成的。锻造模具摩擦表面的几何、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磨损模式、类型基本与普通机械零件磨损类似,模具磨损机理也是在继承机械磨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锻造模具的工况特性发展起来的,模具磨损除遵守机械零件磨损的一般规律外,由于其恶劣的工作环境,锻造模具的磨损也具有其特殊性。
锻造模具的磨损造成的原因包括锻件表面的氧化皮以及模具内残留的残留物。其中模具内的残留物往往粘着性大、附着力强、不好清理。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模具中的残留物往往采用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效率低下,并且难以保证清理的清洁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锻造模具的模具清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不锈钢锻造模具的模具清理装置,包括:工作台、传输装置、固定装置,还包括:清理装置;
所述传输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依次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清理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之间;
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清理装置与第二清理装置,第一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喷头、高压泵、清洁液存储罐、高压连接管;所述高压泵一端与清洁液存储罐连接,另一端与高压连接管连接,高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清理喷头连接;
第二清理装置包括:清洁仓、超声波发生器、溶剂存储罐;所述清洁仓为上开口的罐体,清洁仓与所述溶剂存储罐通过溶剂管连接,溶剂存储罐向所述清洁仓释放调配好的溶剂;所述清洁仓设置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向清洁仓发出清洁超声波;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移动臂、吸附头、真空泵、转向装置、伸缩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顶端设置有转向装置,移动臂与转向装置固定连接,移动臂通过转向装置改变水平方向的角度;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移动臂上,移动臂通过伸缩装置伸缩;
吸附头设置于移动臂的终端,吸附头与真空泵连接;吸附头上包括有密封条,真空泵开启,吸附头产生吸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二清理装置还包括:循环器、过滤器;
清洁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循环器的前端与出水口连接,循环器的后端与进水口连接;循环器与过滤器连接,循环器自前端抽取清洁仓中溶液并将溶液向过滤器输出,过滤器过滤溶液中的杂质,并将过滤后的溶液向循环器的后端输出,循环器通过后端向进水口释放过滤后的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首尾相连构成一环形;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固定装置、清理装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的环形内部;固定装置有若干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华东锻造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华东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