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角自适应特征学习的行人性别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70041.9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曾焕强;蔡磊;陈婧;朱建清;曹九稳;王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764;G06V10/82;G06V10/77;G06N3/0464;G06N3/048;G06N3/08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锴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角 自适应 特征 学习 行人 性别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视角自适应特征学习的行人性别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角自适应训练过程、性别识别过程;
视角自适应训练过程步骤如下:
1.1)基础模型训练步骤:选取N张具有性别标签属性的训练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直至卷积神经网络收敛,得到基础模型M;
1.2)视角影响分数计算步骤:把训练图像分为前向视角、背向视角和其他视角,分别输入基础模型M用于提取特征,根据提取的特征计算相应视角的平均影响分数;
1.3)视角微调步骤:利用各个视角的平均影响分数对基础模型M进行视角调整,直至模型收敛,得到特征提取模型P;
性别识别过程步骤如下:
2.1)将测试图像以及从步骤1.2)获得的平均影响分数输入特征提取模型P,经前向传播,获得视角自适应特征;
2.2)利用Softmax分类函数对视角自适应特征计算其性别概率,输出性别识别结果;
基础模型训练步骤具体如下:
1.1.1)随机选取N张具有性别标签属性的训练图像;
1.1.2)将选取的训练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1.1.3)重复步骤1.1.1)、步骤1.1.2),直到卷积神经网络收敛,得到基础模型M;
视角影响分数计算步骤具体如下:
1.2.1)将训练图像分为前向视角、背向视角和其他视角;
1.2.2)将三种视角的训练图像分别输入步骤1.1.3)得到的基础模型M,通过前向传播,获得三种视角下的行人深度特征γfrontal、γback、γother;
1.2.3)根据三种视角下的行人深度特征γfrontal、γback、γother,计算相对应的平均影响分数
视角微调步骤具体如下:
1.3.1)将步骤1.2.3)各个视角的平均影响分数对基础模型M进行视角调整;
1.3.2)重复步骤1.3.1),直至模型收敛,得到特征提取模型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角自适应特征学习的行人性别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向视角的平均影响分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网络特征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的平均影响分数为:
Ij,frontal=L(γfrontal\j)-L(γfrontal);
其中,F表示前向视角行人的深度特征集合,E(·)为求均值操作,Ij,frontal表示第j个神经元的影响分数,γfrontal表示基础模型M输出的d维特征向量,γfrontal\j表示将网络特征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响应置为0时得到的特征向量,L(·)表示Softmax Loss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角自适应特征学习的行人性别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背向视角的平均影响分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网络特征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的平均影响分数为:
Ij,back=L(γback\j)-L(γback);
其中,F表示背向视角行人的深度特征集合,E(·)为求均值操作,Ij,back表示第j个神经元的影响分数,γback表示基础模型M输出的d维特征向量,γback\j表示将网络特征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响应置为0时得到的特征向量,L(·)表示Softmax Loss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0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