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9758.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琪;艾红旭;张晓旭;赵松涛;吴樾;王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27/00 | 分类号: | F16C27/00;F16C27/02;F16C32/06;F16C33/74;F16C3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弹性 支承 油膜 阻尼 轴承 结构 | ||
一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涉及一种轴承减振支承结构,为了解决在现有的轴承结构上再增加阻尼减振结构时,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阻尼轴承内圈与转子之间为间隙配合,阻尼轴承内圈以油膜支承转子的运转;笼条为半圆弧形,内环与外环通过笼条进行固定;阻尼轴承内圈固定在内环上,阻尼轴承外圈固定在外环上,阻尼轴承内圈与阻尼轴承外圈之间为间隙配合;阻尼轴承内圈设置有油槽,阻尼轴承外圈设置有进油孔,油孔与油槽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密封圈实现阻尼轴承内圈与阻尼轴承外圈之间的密封安装;轴承座定位安装在阻尼轴承外圈上。有益效果为提高了可靠性,增加了整机功率密度、实现了机组的减振和移频,满足高转速机械设备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减振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常用的鼠笼式弹性支承的悬臂结构在轴向尺寸上有着不可避免的劣势;虽然近些年有研究提出以折返式弹性支承替代鼠笼式弹性支承以实现结构尺寸的优化,但该结构在折返处易形成高应力;如何设计合理的弹性支承以实现轴承结构上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如何避免共振是转子动力学中研究的首要问题,而轴承作为转子系统中必需存在的关键部件,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舰船发动机和后传动系统中,极大的影响着整个轴系的动力学特性;现有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可以实现降低振动和调整临界转速的效果,但需在原始的轴承结构上增加新的结构,提高了轴系的复杂程度,而复杂性高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增加故障发生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现有的轴承结构上再增加阻尼减振结构时,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包括转子、阻尼轴承内圈、阻尼轴承外圈、弹性支承、轴承座和密封圈;
所述阻尼轴承内圈与转子之间为间隙配合,并且阻尼轴承内圈以油膜支承转子的运转;
所述弹性支承包括内环、外环和笼条;
笼条为半圆弧形,内环与外环通过笼条进行固定;
所述阻尼轴承内圈固定在内环上,阻尼轴承外圈固定在外环上,并且阻尼轴承内圈与阻尼轴承外圈之间为间隙配合;
阻尼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油槽,阻尼轴承外圈设置有进油孔,油孔与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密封圈实现阻尼轴承内圈与阻尼轴承外圈之间的密封安装;
所述轴承座定位安装在阻尼轴承外圈上。
本发明阻尼轴承内圈与转子之间通过间隙配合在运转时产生油膜以支承转子旋转,该油膜为第一层油膜;在阻尼轴承内圈和阻尼轴承外圈之间通过供油形成第二层油膜以提供阻尼减振效果;通过弹性支承结构将阻尼轴承内圈与阻尼轴承外圈进行连接,给阻尼轴承内圈提供支承,该弹性支承与第二层油膜为并联关系;因为该轴承结构具有两层油膜,所以被称为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在结构强度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在轴向尺寸上的减小;另一方面采用双油膜阻尼支承结构,在实现了调节临界降低共振振幅的同时减小了轴承处的径向尺寸;这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避免了现有的在轴承上面再增加阻尼减振的复杂结构,提高了可靠性;优化了结构尺寸、增加了整机功率密度、实现了机组的减振和移频,满足高转速机械设备的需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支承的双油膜阻尼轴承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弹性支承的主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弹性支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