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9598.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公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4;H04L12/85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数据流 区块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包括数据流(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1)连接有输入端(11),所述输入端(11)连接有数据块(12)和区块链(13),所述数据块(12)连接于区块链(13),所述区块链(13)生成有区块链节点(14),所述区块链节点(14)连接有检测节点(15),所述数据流(1)连接有全局挖掘模块(16),所述全局挖掘模块(16)连接有检测端(17),所述检测端(17)连接有输出端(18)和节点挖掘模块(19),所述节点挖掘模块(19)连接于检测节点(15)和输出端(18);
所述检测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P1、输入端接收数据流数据,并且生成多个数据块,分类存储;
P2、输入端连接区块链,将分类存储的数据块传输至区块链;
P3、区块链接收多个数据块,分别形成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缓存,并且在区块链节点连接处形成检测节点;
P4、检测端通过全局挖掘模块读取数据流,进行全局数据挖掘,形成全局挖掘结果,输入至输出端;
P5、检测端通过节点挖掘模块连接检测节点,对区块链节点数据进行局部数据挖掘,形成节点挖掘结果,输入至输出端;
P6、输出端的接收模块接收全局挖掘结果和节点挖掘结果,并传输至对比模块;
P7、对比模块对比两种模式的挖掘结果,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输出检测结果,结合分类模块进行分类缓存;
P8、显示模块接收分类缓存数据进行结果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18)包括接收模块(2)、对比模块(21)、分类模块(22)和显示模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2)连接于对比模块(21),所述对比模块(21)连接于分类模块(22),所述分类模块(22)连接于显示模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2)连接于检测端(17)和节点挖掘模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4步骤的全局数据挖掘包括如下步骤:
A1、读取数据流数据,形成数据序列;
A2、对数据序列进行簇头抽取,形成簇头集合;
A3、以簇头集合为中心节点,采用K-Means算法对各数据序列进行增量更新,辨识出异常数据序列,形成小类别样本;
A4、将小类别样本进行输出即可完成全局数据挖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5步骤的局部数据挖掘包括如下步骤:
B1、对检测节点进行采集,收集当前t时刻的数据;
B2、采用聚类算法将当前t时刻的数据划分成m个微簇;
B3、计算任意两个微簇合并后的合并簇的统计值,从合并簇的统计值不大于对应两个微簇的各自统计值之和的组合对中,选取各自统计值之和最小的两个微簇作为最适合合并的微簇;
B4、将选取的两个微簇进行合并,重构获得检测节点的样本数据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区块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8的结果显示包括相同结果显示和相异结果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公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公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5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缆水下采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流量可控及拦渣防倒灌一体化智能截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