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载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9114.2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振;周海金;江宇;司福祺;王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机载 污染 气体 分布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无人机载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可解决现有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及其配套电路系统体积较大,不适合搭载无人机平台使用的技术问题。包括紫外镜头、入射狭缝、凹面反射镜、凸面光栅和CCD,还包括CCD驱动电路板和CCD成像控制电路板;所述CCD紧贴在散热块上,CCD引脚通过飞线方式穿过散热块的窗口连接到CCD驱动电路板;CCD成像控制电路板通过排针方式与CCD驱动电路板连接。成像控制电路板集成SD卡模块,可实现飞行过程中数据存储。本发明针对无人机平台特点,设计了基于无人机载平台的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在地面通过计算机连接装置,通过上位机软件设置CCD成像电路参数,适应无人机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载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可搭载不同的平台,实现对目标区域污染气体分布探测。卫星载荷可实现全球污染气体探测,通过周期扫描可获取污染气体的全球时空分布;搭载飞机平台可获取大范围地区污染气体分布趋势,但是受限于空域要求,飞行难度较大。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载遥感技术也越来越普遍。同样,将差分吸收光谱仪搭载于无人机平台,可获取目标区域污染气体分布。因无人机飞行难度更低、空域更加自由,搭载于无人机的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更具便利性和实用性。
现有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及其配套电路系统体积较大,且通常需要连接计算机使用,不适合搭载无人机平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载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可解决现有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及其配套电路系统体积较大,不适合搭载无人机平台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载污染气体分布检测装置,包括紫外镜头、入射狭缝、凹面反射镜、凸面光栅和CCD,其中,
来自地表的散射光通过前置紫外镜头会聚进入光谱仪的入射狭缝,利用凹面反射镜和凸面光栅组成的Offner-Littrow成像光谱仪色散并成像到CCD;
还包括CCD驱动电路板和CCD成像控制电路板;
所述CCD紧贴在散热块上,CCD引脚通过飞线方式穿过散热块的窗口连接到CCD驱动电路板;
CCD成像控制电路板通过排针方式与CCD驱动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CCD成像控制电路板包括FPGA模块,以及分别与FPGA模块通信连接的CDSAD、RAM、MCU;
所述CCD驱动电路板包括CCD和分别与其通信连接的CCD制冷驱动模块和CCD时序驱动模块;
所述CCD信号经相关双采样及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CCD时序驱动模块与FPGA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FPGA模块作为成像控制核心,负责产生CCD时序、控制CDSAD电路、缓冲CCD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CCD成像控制电路板设置USB接口,USB接口与MCU通信连接,MCU接收缓冲在RAM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USB接口数据,传送至外接PC。
进一步的,所述CCD成像控制电路板还设置SD卡槽,SD卡槽与MCU通信连接,MCU将图像数据传送至SD卡保存。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平转换模块和供电接口,供电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通信连接;
供电模块使用11~13V电平供电,电平转换模块负责为CCD指令驱动电路、CCD时序驱动电路和CCD成像控制电路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CCD驱动电路板和CCD成像控制电路板通过平行方式放置在电子学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