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性极片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8947.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州;谢涛;于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1393;H01M4/04;H01M4/131;H01M4/133;H01M10/05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尚伟净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制备双极性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集流体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正极材料形成正极材料层粗坯,对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进行第一辊压处理,所述第一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随所述集流体和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所述集流体的厚度为18-24μm,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的厚度为48-51μm,所述第一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为18-20μm;
在所述集流体的另一个表面上设置负极材料形成负极材料层粗坯,对所述负极材料层粗坯和经所述第一辊压处理后的正极材料层粗坯,同时进行第二辊压处理,所述第二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随所述集流体、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和所述负极材料层粗坯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所述第二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大于所述第一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所述负极材料层粗坯的厚度为69-71μm,所述第二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为36-40μm,且所述第二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为所述第一辊压处理的辊压间隙的1.8-2.2倍,以获得压实密度为3.40-3.70g/cm3的正极材料层和压实密度为1.40-1.70g/cm3的负极材料层,以获得所述双极性极片;
其中,所述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正极材料是基于第一模板进行刮刀涂布实现的,所述第一模板具有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负极材料是基于第二模板进行刮刀涂布实现的,所述第二模板具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镂空部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负极材料层粗坯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相匹配,所述第二镂空部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开口面积,且所述第二镂空部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部的中心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正极材料层粗坯的中心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正投影重合。
5.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至少一个双极性极片,所述双极性极片是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在相邻两个所述极片之间依次设置密封结构和隔膜,并令所述双极性极片位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且所述双极性极片的正极材料层靠近所述负极极片设置,所述双极性极片的负极材料层靠近所述正极极片设置;
对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未被密封的部分形成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向相邻两个所述极片之间注入电解液,并对所述密封结构未被密封的部分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是通过对树脂进行辊压并剪裁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是通过对所述密封结构进行加热实现的,所述密封的温度为150-170℃,所述密封的时间为5-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码垛机
- 下一篇:一种连接池及其构造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