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8447.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俊次;山口俊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75 | 分类号: | G10K11/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压电元件致动器、压电元件传感器及控制电路的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在振动频率为规定值以上的区域中防止振动放大、增大反馈增益,实现振动抑制及与之相伴的噪音降低。板状部件(11)的制振装置包括:压电元件致动器(14);压电元件传感器(15);控制电路(17),其基于压电元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对压电元件致动器的动作进行反馈控制,以抑制板状部件的振动。控制电路具有在板状部件的振动频率为规定值以上的区域中减小向压电元件致动器输入的输入电压的高频增益的低通滤波器(24),因此能够抑制该频率区域中的振动的放大。由此能够通过在控制对象频率中增大反馈增益来抑制振动并改善与之相伴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包括:在板状部件的表面配置的压电元件致动器及压电元件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对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的动作进行反馈控制,以抑制所述板状部件的振动。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已知下述技术:在汽车的悬架装置的减震器的周壁面固定压电元件传感器(检测用压电元件)和压电元件致动器(制振用压电元件),压电元件传感器检测自身的与减震器的振动相伴的变形作为电压信号,由放大电路将该电压信号放大并驱动压电元件致动器,从而使减震器伸缩以抑制前述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6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板状部件的表面固定压电元件致动器及压电元件传感器,基于检测对应于板状部件的膜面振动而在板的表面产生的应变的压电元件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从电路反馈向压电元件致动器的输入,能够抑制板状部件的振动,改善与之相伴的噪音。
为了使压电元件致动器发挥制振效果,需要将反馈增益设定为大于0dB,但如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详细说明,若为了进一步获得大的制振量而将反馈增益设定为大于0dB,则存在在压电元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相位滞后超过180゜的频率区域中振动被放大并产生噪声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包括压电元件致动器、压电元件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并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中,能够在振动频率为规定值以上的区域中防止振动放大,并能够增大反馈增益,实现振动抑制及与之相伴的噪音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其包括:在板状部件的表面配置的压电元件致动器及压电元件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对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的动作进行反馈控制,以抑制所述板状部件的振动,所述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在所述板状部件的振动频率为规定值以上的区域中,减小向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输入的输入电压的高频增益。
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构成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在技术方案2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由在所述控制电路内将要与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连接前配置的电阻和该压电元件致动器构成。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板状部件的制振装置,在技术方案3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及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串联或并联连接。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