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8260.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强;黄昭锐;常诚;董晓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741;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赵秀芹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流量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对数据包进行隧道封装生成隧道封装包,隧道封装包包括IPv4包头,IPv4包头携带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流信息是根据数据包的包头信息生成的;根据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确定传输链路;通过传输链路转发隧道封装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仅根据隧道流量的IPv4包头中的信息就实现隧道流量的负载均衡,提高了转发设备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隧道技术是将一种类型的数据包封装到另外一种类型的数据包中的封装技术,在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隧道技术包括第二层隧道协议(Layer Two TunnelingProtocol,L2TP)、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等。
为了实现隧道技术中隧道流量的负载均衡,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两种方案:使用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作为隧道最外层包头实现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案一、以及针对VxLAN隧道实现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案二。
但现有方案存在以下缺点:方案一仅适用于IPv6作为隧道最外层包头的场景,无法用于目前更普遍使用的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包头;方案二一方面仅适用于VxLAN隧道,对于网络中广泛使用的其他类型的隧道如L2TP和GRE等无法适用,另一方面会降低转发设备的处理效率,对转发设备的性能和成本有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IPv4作为隧道最外层包头的场景,在IPv4包头引入流信息选项,根据隧道流量的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实现了隧道流量的负载均衡,提高了转发设备的处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数据包进行隧道封装生成隧道封装包,隧道封装包包括IPv4包头,IPv4包头携带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流信息是根据数据包的包头信息生成的;根据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确定传输链路;通过传输链路转发隧道封装包。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IPv4包头包括流信息选项,流信息选项包括:类型信息、长度信息和值;类型信息包括:拷贝信息、类别信息和序号信息;值包括流信息;长度信息包括流信息选项的长度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根据数据包的包头信息生成流信息,包括:对数据包的包头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流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根据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确定传输链路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根据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根据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确定传输链路,包括:对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根据运算结果确定一条传输链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封装模块,用于对数据包进行隧道封装生成隧道封装包,隧道封装包包括IPv4包头,IPv4包头携带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流信息是根据数据包的包头信息生成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IPv4包头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流信息进行流量负载均衡确定传输链路;转发模块,用于通过传输链路转发隧道封装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