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8257.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邹瑞;朱明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8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桥云 |
地址: | 20130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自动控制 托盘 充电 电站 储能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温度自动控制托盘用于承载并冷却电池包,包括制冷部及托盘本体,所述制冷部设置为与所述托盘本体相连接,所述制冷部为制冷管和/或自循环散热模块。本发明通过将制冷部设计为制冷板、自循环散热模块或者同时包括制冷板及自循环散热模块,并将制冷部设置为与托盘本体相连接,从而有利于制冷部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尾气的排放仍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了治理汽车尾气,人们研制出了天然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以替代燃油型汽车。而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电动汽车。目前的电动汽车主要包括直充式和快换式两种。
对于快换式的电动汽车,从电动汽车上取下的电池包通常先放置到电池包托盘上,然后再利用电池包托盘将电池包转运至充换电站内,进而在充换电站的充电仓内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电池包在进行充电时会发热,充充电站内的电池包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其充放电必须在某一温度区间进行,否则将导致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下降。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为10-30摄氏度。
然而,对于目前的电池包托盘,一般为全钢结构件,其导热性能较差,当电池包在充换电站的充电仓内充电时,由于电池包的底部与电池包托盘相接触,因此,不利于电池包底部的散热,进而影响电池包的充电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的电池包托盘不利于电池包的散热,影响电池包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托盘不利于电池包的散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托盘、充电仓、换电站及储能站。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托盘,用于承载并冷却电池包,其特点在于,包括制冷部及托盘本体,所述制冷部设置为与所述托盘本体相连接,所述制冷部为制冷管和/或自循环散热模块。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制冷部设计为制冷管、自循环散热模块或者同时包括制冷管及自循环散热模块,并将制冷部设置为与托盘本体相连接,从而有利于制冷部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电池包的内部聚集,进而有利于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充电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制冷管直接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或所述制冷管通过制冷板设于所述托盘本体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将制冷管直接设置在托盘本体上,减少了制冷管与托盘本体之间的连接部件,有利于简化温度自动控制托盘的结构形式。将制冷管通过制冷板设置在托盘本体上,利用制冷板固定制冷管,有利于防止制冷管被意外损伤,有利于提高制冷部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制冷管连续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将制冷管连续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托盘本体上,有利于提高制冷部的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温度的均匀性。
较佳地,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侧面;或者托盘本体具有中空框,所述制冷板嵌设在所述中空框内。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制冷板设置在托盘本体的上侧面,使得制冷板直接与电池包相接触,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效率。通过将制冷板设计在托盘本体的中空框内,有利于简化可制冷的电池包托盘的结构形式。
较佳地,所述制冷板与所述托盘本体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组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