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品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459.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欣;姚攀;陈序;徐晓东;胡寅骏;郦苏菲;左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6;G16C20/50;G16H20/10;G16H7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63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 定位 方法 系统 终端 以及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药品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包括:识别并抽取适应症实体和药品实体,以供构建适应症词库以及药品词库;根据所述适应症词库以及药品词库构建药品知识图谱;根据所述药品知识图谱得到适应症节点之间的适应症相似程度以及药品节点之间的药品相似程度;根据所述适应症相似度以及药品相似度得到链路相关性指标,以对药品进行重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物研发中利用药物重定位获得新用途的过程中,忽视了生物信息缺失以及其他局限情况,并不能准确地给出药物可治疗的药物名单及相关度值,使得药物重定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本申请可以充分利用科研数据及上市药品数据,高效准确的给出药物可治疗的药物名单及相关度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药物研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药品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药物研发一直面临着高投入和低产出的困境,即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研发新药成功率却很低。有报道指出医药公司每生产一种新药需要耗费15年的时间和大概1亿美元的费用。然而每年通过FDA批准上市的药物仅有很小一部分。药物重定位(药物新用途)已经被广泛认为有助于解决药物两难的困境。
药物重定位是指对已上市药物利用其化学信息、药理信息和适应症信息进行功能筛选和组合,进而经过改造获得新用途的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挖掘潜在的药物-疾病关系有助于发现老药新用途。研究药物重定位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基于药物特征的方法是使用药物的化学特征或药理学特征等信息来预测老药的新用途。药物的特征信息大概包含药物化学结构特征、药物靶标序列特征或药物副作用特征等等。这些方法大多应用在药物信息十分全面或者更加重要的情况。第二类基于疾病特征的方法,疾病信息包含疾病表型特征和病理学特征,这类方法多适用于药物特征缺失或者关注特殊疾病的情况。这两类方法提供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相似性计算方法,但是忽视了生物信息缺失的这类情况。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重定位方法、系统、终端以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研发中利用药物重定位获得新用途的过程中,忽视了生物信息缺失以及其他局限情况,并不能准确地给出药物可治疗的药物名单及相关度值,使得药物重定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药品重定位方法,包括:识别并抽取适应症实体和药品实体,以供构建适应症词库以及药品词库;根据所述适应症词库以及药品词库构建药品知识图谱;根据所述药品知识图谱得到适应症节点之间的适应症相似程度以及药品节点之间的药品相似程度;根据所述适应症相似度以及药品相似度得到链路相关性指标,以对药品进行重定位。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构建适应症词库的方法包括:利用爬取词库、Synonyms工具以及编辑距离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筛选适应症的关键词,构建适应症词库。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药品知识图谱的构建方式包括:从药品说明书及多份医学文献中分别抽取药品和靶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药品和药品副作用之间的关联关系、药品和适应症之间的关联关系。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适应症词和药品词库中获取药品化学结构信息、副作用信息、靶标信息及疾病特征信息,并从多个药品数据库中获得药品化学结构信息、药品靶标信息、药品副作用信息及疾病特征信息的补充信息。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药品数据库包括:KEGG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SIDER数据库及DO数据库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疾病特征信息、药品化学结构信息、副作用信息和靶标信息分别构建多个单一类型网络,并计算各所述单一类型网络中的链接相似度矩阵;将各所述单一类型网络集成于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以形成用于描述药品、靶标、副作用、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异构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脑肿瘤分割网络及分割方法
- 下一篇:异构云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