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珩磨连接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136.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惠林;常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殷增浩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前端的第一端塞、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后端的第二端塞、固定连接在第二端塞上的对接件、顶推杆,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流道具有多个,各流道的入口开设于第二端塞上,各流道的出口开设于第一端塞上,每个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杆本体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本发明的珩磨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这样就解决了难题,珩磨杆的重量大,且喷油压力不足的问题,使用效果特佳,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连接杆。
背景技术
在对较深的深孔进行珩磨加工时,一般的珩磨刀具由于长度的限制,无法加工较深的深孔,在进行深孔的珩磨加工时,通常需要在珩磨刀具上加装连接杆,进而加长其可加工的深度,满足深孔加工时,对刀具的长度要求,连接杆在径向和轴向都会受力,连接杆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因此,其制作要求很高,以前设计的珩磨连接杆最大外径只有∅85mm,那么要珩磨孔∅800-∅1000mm时,珩磨连接杆刚度和强度已明显不足;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大连接杆直径的方法来解决珩磨连接杆刚度和强度不足的问题。然而,连接杆的直径加大后,杆内注入的珩磨冷却油液又增加了200多公斤,大大增加了珩磨杆的重量,且杆内喷油压力大大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珩磨连接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珩磨连接杆,其连接在机床主轴与珩磨刀具之间,用于加长珩磨刀具的加工深度,珩磨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前端的第一端塞、固定连接在杆本体后端的第二端塞、固定连接在第二端塞上的对接件、顶推杆,珩磨连接杆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之间的用于冷却油液流动的流道,流道具有多个,各流道的入口开设于第二端塞上,各流道的出口开设于第一端塞上,每个流道内部空腔的体积为杆本体内部空腔体积的1/6~1/10。
优选地,第一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出口连通的第一孔,第二端塞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各入口连通的第二孔,每个对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通过输油管连通,相连通的第一孔、输油管及第二孔构成流道。
优选地,各输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头与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对接。
优选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转动的套接在第二端塞外周的连接套,连接套上开设有与外部冷却油液连通的接油孔;且接油孔与各第二孔均能够连通。
优选地,第二端塞的外周开设有环状槽,各流道的出口均位于环状槽的槽底部,接油孔在珩磨刀具的长度方向上与环状槽对齐。
优选地,连接套的内周开设有位于接油孔两侧的密封槽。
优选地,杆本体的外径为135mm~145mm,内径为110mm~125mm;杆本体的长度为4900mm~5100mm。
优选地,第一端塞、杆本体、第二端塞、对接件均由45#调质钢构成。
优选地,珩磨连接杆还包括用于对各输油管进行稳定支撑的垫枕组件。
优选地,垫枕组件包括套设于顶推杆外周的第一环形垫块、内接于杆本体内周的第二环形垫块。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