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单相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134.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孟干;罗健;曹均正;马瑞;朱宁辉;燕翚;张加林;顾然;陈保卫;冯丽霞;李庚达;段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单相 逆变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单相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连接谐振电感,用于采集谐振电感的电流;负载电压采样模块连接负载,用于采集负载的电压;驱动信号生成模块连接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电感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基于电压和电流生成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提高了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且大大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GaN基开关管,进一步提高开关频率,减小逆变侧电感电容值的大小,从而减小电路体积,提高功率密度;主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电路逻辑清晰明了,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单相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电源、电机驱动、有源电力滤波器、感应加热电源等很多重要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场合,对逆变器的性能和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逆变器的效率转换问题直接关系着系统的发电成本和用户利益;逆变器开关频率的提高,对于增加逆变器响应速度,改善输出电能质量有较大帮助。同时,随着对逆变器输出性能和功率密度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兼顾提高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和变换效率,显得越来越重要。
器件结构方面,诸如Si、SiC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自身特性的缺陷,已经渐渐满足不了人们对功率变换装置的效率、体积、重量以及恶劣环境适应能力等越来越高的要求。
控制策略方面,一般采用软开关技术,通过谐振电路实现功率器件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状态下开通或者在零电流开关(Zero CurrentSwitching,ZCS)状态下关断,从而有效减小换流时功率器件上的开关损耗,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软开关技术实现逆变器主电路的控制,软开关技术主要分为无源软开关和有源软开关,其中无源软开关是指通过在主电路中加入无源器件实现软化开关,不能完全消除开关损耗,导致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低。有源软开关是指在主电路中加入辅助电路实现软开关,辅助电路中含有有源器件,导致逆变器的可靠性低。且无源软开关和有源软开关均会导致逆变器体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工作效率低、可靠性低、体积大且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单相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谐振电感、负载和开关管;控制电路包括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驱动信号生成模块;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连接谐振电感,用于采集谐振电感的电流;负载电压采样模块连接负载,用于采集负载的电压;驱动信号生成模块连接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电感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基于电压和电流生成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导通/关断,提高了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且大大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单相全桥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谐振电感、负载和开关管;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驱动信号生成模块;
所述电感电流采样模块连接谐振电感,用于采集谐振电感的电流;
所述负载电压采样模块连接负载,用于采集负载的电压;
所述驱动信号生成模块连接负载电压采样模块和电感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压和电流生成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导通/关断。
所述开关管为多个,多个开关管构成主电路的H桥结构。
所述开关管包括上开关管Q1、下开关管Q3、上开关管Q2和下开关管Q4;
所述上开关管Q1和下开关管Q3连接,构成第一半桥,所述上开关管Q2和下开关管Q4连接,构成第二半桥;所述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构成主电路的H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