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943.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苏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海洋 沉积 孔隙 分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的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区域不同位置的柱状海洋沉积层钻探岩芯,对每一个柱状海洋沉积层钻探岩芯,沿轴向以一定间距制取多个样品;S2、测量出该样品的表面积;S3、构建沉积样品孔隙大小计算模型;S4、利用沉积样品孔隙大小计算模型,计算出每个样品的孔隙平均直径,得到海洋沉积层的孔隙分布。本发明实现了简便有效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丰富了海洋沉积层分析方法,并可应用于分析海底稳定性、分析海洋工程安全性、预测海底滑坡和海啸的发生、预测海底流体通道、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矿产资源的聚集成藏,对相关科学和技术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沉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沉积层的孔隙分布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获得海洋沉积层的孔隙分布对于分析海底稳定性、分析海洋工程安全性、预测海底滑坡和海啸的发生、预测海底流体通道、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分析更多在于测量海洋沉积层的孔隙度和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对于其孔隙分布并没有重视。目前,海洋沉积层孔隙常以其粒度组份的占比多少而定性判断其孔隙大小。而海洋沉积层组份复杂,其主要组成成分为粘土(3.9μm),极细粉砂(3.9-7.8μm),细粉砂(7.8-15.6μm),中粉砂(15.6-31μm),粗粉砂(31-63μm),极细砂(63-125μm),细砂(125-250μm),中砂(250-500μm),粗砂(0.5-1mm),极粗砂(1-2mm),……(更粗的组份通常比较少见,在此不再列出)。由于组份多,只能给出多组份的统计数据,且通常肉眼无法识别地层粒度、颜色、孔隙等较小的岩性区别,从而不能定量化地科学认识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及其作用。
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大洋钻探、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对海洋安全有更高的要求的背景下,如何获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亟需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的方法,可简便有效的确定海洋沉积层的空隙分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计算海洋沉积层孔隙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区域不同位置的柱状海洋沉积层钻探岩芯,对每一个柱状海洋沉积层钻探岩芯,沿轴向以一定间距制取多个样品;
S2、测量出样品的表面积;
S3、构建沉积样品孔隙大小计算模型,具体包括:
将沉积样品的孔隙抽象为圆柱体模型,则单位质量沉积样品的孔隙体积和空隙表面积可分别表示为:
S=πdL (2)
其中,Vφ为单位质量沉积样品的孔隙体积,S为单位质量沉积样品的空隙表面积,可通过S2的样品表面积换算得到,d为孔隙平均直径,L为孔隙模型总长度;
同时,单位质量沉积样品的孔隙体积与孔隙度存在以下关系:
其中,φ为样品孔隙度,ρs为样品干密度;
综合公式(1)至(3),得到沉积样品孔隙大小计算模型:
S4、利用沉积样品孔隙大小计算模型,计算出每个样品的孔隙平均直径,得到海洋沉积层的孔隙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S2中,在测量样品表面积的同时,还测量出样品粒度分布。粒度分布可补充/对比表面积,用以分析海洋沉积层粒度如何影响其孔隙分布,还可结合现有技术的定性判断,验证本申请计算方法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