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文事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6648.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谈元鹏;宋磊;李思;徐会芳;彭国政;张锐;刘剑青;王凯;王明轩;朱明阳;蓝海波;李晶;陆树栋;王新迎;乔骥;张玉天;赵紫璇;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89 | 分类号: | G06F40/289;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文 事件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中文事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检测文本转换成字符向量序列和词向量序列;
将所述字符向量序列和词向量序列输入预先建立的中文事件检测模型,得到所述待检测文本的触发词以及对应的事件类型;
所述中文事件检测模型考虑了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
所述中文事件检测模型的建立,包括:
基于具有确定触发词和事件类型的文本构建训练集;
构建基础模型,采用训练集对所述基础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集文本中的触发词和各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和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
在基础模型上构建用于建模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的共现关系层,将所述基础模型中得到的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和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作为所述共现关系层的输入,计算各个字符对应的考虑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的事件类型特征;
在共现关系层上构建分类层,将所述共现关系层得到的各个字符对应的考虑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的事件类型特征作为输入,计算各个字符对应的考虑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的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事件类型结果取概率最高的事件类型;所述分类层包括一层全连接层和激活函数层;将所述基础模型中得到的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和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作为所述共现关系层的输入,计算各个字符对应的考虑事件类型间共现关系的事件类型特征,包括:
基于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依次计算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
基于所述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依次计算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
基于所述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和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计算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共现关系特征;
基于所述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共现关系特征和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计算待检测字符考虑共现关系的事件类型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检测文本转换成字符向量序列和词向量序列,包括:
采用中文分词工具将待检测文本转换成字符序列和词序列;
基于字符向量表和词向量表,将所述字符序列和词序列转化成字符向量序列和词向量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文事件检测模型的建立,还包括:
基于分类层预测的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与真实的事件类型概率分布得到模型训练的交叉熵损失函数;
求解交叉熵损失函数的反向梯度,根据学习率对共现关系层及分类层中的参数进行更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依次计算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为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概率分布,WA为可训练参数,scj为待检测字符与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依次计算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cj为待检测字符与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打分,acj为待检测字符与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检测字符与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和其它各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计算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共现关系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cj为待检测字符与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间的相关度权重,表示第j个字符对应的初步事件类型特征,为待检测字符对应的共现关系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6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像库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TBM搭载微震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