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601.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杨征宇;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石浩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莱斯 芽孢 杆菌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由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的液体制剂制成微生物菌剂,其中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的活菌数大于21.0×108cfu/mL。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活化;(2)种子液制备;(3)发酵培养;(4)检测发酵液中菌体和芽胞数量,待发酵液中成熟芽胞占到芽胞和菌体总数的90%时停止发酵培养;所得即为T1506菌株的液体制剂。(5)将步骤4所得即为T1506菌株的液体制剂制成微生物制剂。本发明微生物菌剂对人、畜安全,没有环境污染;利用本发明方法防治辣椒根腐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和含有该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以及它在防治辣椒根腐病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辣椒根腐病是由真菌有丝分裂孢子类群链孢霉属腐皮链孢菌[Fusariumsolani(Mart.)App.etWoll.]引起的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辣椒基部和维管束,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都可发病。春季多雨、梅雨期间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根系腐烂、植株枯死。辣椒在连坐过程中根腐病发生严重,轻者减产20- 30%,重着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合理轮作倒茬困难,严重威胁保护地辣椒的生产。因此,辣椒根腐病已成为我国辣椒生产可持续发展限制因素之一。
国内外对辣椒根腐病研究较少,土地消毒剂、熏蒸、不断换地移棚等防治方法操作麻烦且防效极有限,还限制了棚菜生产的发展。目前能够有效防治辣椒根腐病的化学药剂较少且使用混乱,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已有微生物具有抗辣椒根腐病菌的活性,芽孢杆菌(Bacilliussp)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生防细菌。以其分布广、易分离培养、能产生抗逆性较强的芽胞、贮藏期长和使用方便等特点,成为一种理想的生防微生物。国内外分别报道了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不同种的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定殖条件、抗菌物质理化特性等相关研究及其在不同作物不同部位的定殖情况,潜在的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及促进幼苗生长等方面的研究。因芽孢杆菌能产生内生芽胞,有极强的抗逆能力,相比其他类型的生防因子,更有利于菌剂的生产,在剂型加工环境中易存活、定殖与繁殖。因此,筛选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是防治有关植物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具有高效、广谱杀菌活性优点,在防治辣椒根腐病上效果显著。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己于2019年 08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449,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利用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生产的微生物菌剂,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的活菌数大于21.0×108cfu/mL。其活性成分为贝莱斯芽孢杆菌T1506菌体和它的胞外代谢产物。
上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低温保存的T1506菌株在LB平板培养基(其组成成分及其重量比为:胰蛋白胨8-12g,酵母提取物4-6g,氯化钠4-6g,琼脂粉12-18g,水1000mL)上活化,挑取单菌落在LB斜面培养基(其组成成分及其重量比为:胰蛋白胨8-12g,酵母提取物4- 6g,氯化钠4-6g,琼脂粉12-18g,水1000mL)上25-35℃培养10-16小时,得活化的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