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屏的交互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530.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莹;何志刚;赵文芳;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3F13/24 | 分类号: | A63F13/24;G06F3/01;G06F3/0482;H04N21/478;H04N21/4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多屏的交互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将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目标屏幕;呈现选择输入装置的选项;接收对选择输入装置的选项的选择操作;响应于选择操作指示采用虚拟输入装置,基于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生成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并在本地屏幕显示操作界面、不显示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该方法可以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了本地屏幕所在的电子设备的发热和能耗,提高了本地操作界面输入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终端共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多屏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玩游戏、播放音视频以及进行其它与终端的交互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WIFI-P2P的技术将智能终端设备的屏幕画面传输到大屏设备上,大屏设备端对画面或音视频进行解码后呈现。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人机交互操作的同时通过多屏共享技术将手机上的人机交互画面传输到大屏设备,手机终端设备和大屏设备同时播放人机交互画面,并且手机的虚拟输入选项不能产生实体触摸感,如果人机交互人员将目光停留在大屏设备上,将导致采用手机的虚拟输入选项进行操作时误操作较多,手机终端容易发热、功耗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多屏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屏的交互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将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目标屏幕;呈现选择输入装置的选项;接收对选择输入装置的选项的选择操作;响应于选择操作指示采用虚拟输入装置,基于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生成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并在本地屏幕显示操作界面、不显示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将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目标屏幕包括:响应于接收本地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将包括本地用户的交互操作和远程用户的交互操作的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目标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生成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包括:采用AI大数据,预测用户在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的用户画像;基于预测的用户画像,生成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生成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包括:基于投射至目标屏幕的当前显示界面,生成包括预设背景、至少一个虚拟输入选项的操作界面,其中,预设背景包括默认背景或用户基于背景设定选项设定的背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输入选项包括:虚拟交互手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虚拟输入选项的选取操作,呈现震动频率与被选取的虚拟输入选项相对应的震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生成的虚拟输入选项的选定操作,呈现虚拟输入选项的可移动标识;响应于用户对具有可移动标识的虚拟输入选项的移动操作,将移动操作所指示的虚拟输入选项移动至移动操作所指示的目标位置;响应于用户输入对选定操作的退出操作,解除对虚拟输入选项的选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选择操作指示采用实体输入装置,基于预设的本地实体输入装置与当前显示界面的对应关系,启动采用本地实体输入装置、并将本地屏幕黑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采用本地实体输入装置包括:弹出实体交互手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屏幕的尺寸大于本地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将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目标屏幕包括:响应于接收用户对多屏交互选项的选中操作,经由电视中外接设备的适配器将当前显示界面投射至电视屏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