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涉法人员群体画像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6166.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红;陈涛;金佳佳;丁锴;李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K9/62;G06Q50/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人 群体 画像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涉法人员群体画像分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涉法数据融合及预处理,涉法数据深度脱敏,融合数据特征处理,涉法人员群体挖掘,群体画像构建和画像展示六部分;本发明针对司法数据进行深度脱敏,防止信息泄露保护信息安全,并且针对融合多种业务系统涉法人员的群体性画像,方便挖掘特殊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制定;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用户经验对画像特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针对特殊群体进行可视化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涉法人员群体画像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国行政执法数据汇集和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提升全国行政执法与监督信息化水平,随着司法信息化的逐步完善,收集了大量的涉法案件信息,如裁判文书、监狱服刑记录、社区矫正、戒毒信息等数据。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据辅助监管涉法人员,预防涉法人员逃脱、暴力、自杀等突发事件发生,根据涉法人员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改造,如何充分发挥数据效能是司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物画像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根据目标人物属性、行为等信息分析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的用户模型,用一些高度概括、容易理解的标签来描涉法群体,可以为后续辅助监管、教育改造等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画像技术在电商、金融、通信等领域已经得到的很好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司法领域人物画像技术应用还不多,专利CN109543986A是基于用户画像的监狱罪犯三预风险评估,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制定个人用户画像标签,再采用分类模型根据风险等级来生成风险预警信息。专利CN108399190A是监狱罪犯的全景画像方法,是针对罪犯个人的画像方法,首先通过聚类自动生成六个画像维度,再针对每个维度计算画像分值,根据罪犯画像分值给出不同的罪犯改造策略。专利CN201810592984.5,一种基于画像标签的戒毒人员康复评估系统,是将戒毒人员康复评估进行标签化,生成周期记录分析报告。以上专利是在某个司法业务领域内的画像及应用,忽略了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画像信息不够全面,建模过程中也忽视了文本信息的重要性。
画像技术在司法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司法数据是高度敏感数据,需要更加精细化针对性的数据脱敏技术进行数据脱敏后才能使用;其次,司法领域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采集的数据不规范不全面,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存在壁垒,而涉法人员可能不仅仅涉及一个业务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融合;再次,司法数据存在中文本描述字段和结构化字,需要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防止信息丢失;最后,司法数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模型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法人员群体画像分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涉法数据融合及预处理,涉法数据深度脱敏,融合数据特征处理,涉法人员群体挖掘,群体画像构建和画像展示六部分;本发明针对司法数据进行深度脱敏,防止信息泄露保护信息安全,并且针对融合多种业务系统涉法人员的群体性画像,方便挖掘特殊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制定;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用户经验对画像特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针对特殊群体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涉法人员群体画像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涉法数据,并对涉法数据进行融合及预处理;
(2)对融合及预处理后的涉法数据进行深度脱敏;
(3)基于涉法数据分别进行文本特征处理与数值特征处理,并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涉法人员的特征;
(4)对涉法人员的特征作升维处理,将其转化为固定长度向量后作降维处理,并采用聚类算法进行涉法人员群体挖掘;
(5)基于聚类结果,结合涉法人员的特征进行群体画像构建;
(6)对构建得到的人物画像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支持根据界面展示对特征进行二次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