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旱厕中臭味的除臭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5927.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袁绍辉;王熙涛;赵金超;孙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D53/84;B01D53/52;B01D53/58;C12R1/225;C12R1/07;C12R1/145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旱厕中 臭味 除臭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旱厕中臭味的除臭菌剂及其应用,它是由混合菌体种子液通过扩培制成的,其中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91的帕氏乳酸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99的丁酸梭菌及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93的嗜冷芽孢杆菌。本发明的除臭菌剂主要用于农村生态厕所、学校、景区与公共旱厕及其他用于粪便存储和处理的池体或设备中,应用场景广泛,并且该菌剂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去除粪便中的臭气因子还可以快速降解剩余有机质,进而从根本上显著去除环境中的臭味,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为感官感受效果,而且其生产可控,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廉,具有除臭彻底且环保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旱厕除臭处理方法的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旱厕中臭味的除臭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气体总称。恶臭不仅影响人的心情,使人出现烦躁、忧郁等不良感受,若处于高浓度恶臭环境或长期处于低浓度的恶臭环境,人的身体也会受到严重伤害,另外,恶臭气体还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有关除臭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环境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恶臭气体的产生一般都归结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这些恶臭物质,除氨和硫化氢以外大都为有机物,而其由于沸点低挥发性强,所以容易散发到大气中,为此这些有机物又被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目前,对于恶臭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除臭法、化学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
生物除臭就是利用微生物将恶臭物质吸附、吸收、分解转换为无臭物质以达到除臭的目的。生物除臭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恶臭物质降解,一般可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恶臭通过气相转变为液相的溶解过程;其次是液相中的恶臭成分经微生物的细胞壁与细胞膜被吸附、吸收,其中不溶解的臭气物质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待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后再渗入细胞中,最后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臭气物质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和利用,使臭气得以彻底去除。与一般的化学方法相比,生物除臭效率高,且因不含化学药品等成份而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达到纯绿色环保的处理效果。另外,生物除臭还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性广、消除恶臭效果持久、治理成本低和维护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目前针对旱厕中的粪便处理方式主要是存储自然堆酵,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清运,此方式不仅容易滋生蛆虫和有害细菌,污染环境,同时还危害人类健康;而通过简单的空气掩味剂等方式对堆酵物进行表面处理,又达不到对污染源彻底除臭,从根本上改善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从根本上解决旱厕恶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旱厕中臭味的除臭菌剂及其应用,该除臭菌剂应用操作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旱厕中臭味的除臭菌剂,它经混合菌体种子液扩培制成,所述混合菌体种子液包括菌含量为5~10亿CFU/mL的帕氏乳杆菌发酵液、菌含量为1~5亿CFU/mL的丁酸梭菌发酵液和菌含量为5~10亿CFU/mL的嗜冷芽孢杆菌发酵液。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帕氏乳杆菌发酵液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91的帕氏乳杆菌GBW-HB1903培养发酵获得。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嗜冷芽孢杆菌发酵液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No.18393的嗜冷芽孢杆菌GBW-HB1901培养发酵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丁酸梭菌发酵液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99的丁酸梭菌GBW-N1培养发酵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帕氏乳杆菌、丁酸梭菌和嗜冷芽孢杆菌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获得帕氏乳杆菌发酵液、丁酸梭菌发酵液和嗜冷芽孢杆菌发酵液;
(2)将步骤(1)中的帕氏乳杆菌发酵液、丁酸梭菌发酵液和嗜冷芽孢杆菌发酵液按照1~3∶1~3∶3~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菌体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模
- 下一篇:一种立式天线阵的可承载夹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