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5809.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戴伯伟;戴益晟;丛洪莲;梁佳璐;王建忠;董智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2;D04B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双面 针织 校服 面料 及其 编织 方法 | ||
1.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表面层(1)、连接层(3)和内表面层(2),所述外表面层(1)为化纤长丝编织纬编的单面提花组织,所述内表面层(2)为短纤纱和氨纶编织纬编添纱组织,所述外表面层(1)和内表面层(2)由连接层(3)的连接纱采用成圈或集圈方式编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层(1)的纬编单面提花组织分为均匀提花组织和不均匀提花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层(2)中的短纤纱为面纱,氨纶为地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层(1)采用的化纤长丝为经过荧光染色的化纤长丝,所述化纤长丝原料为涤纶、锦纶、腈纶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纱线原料成分为棉、毛、粘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纱线原料的线密度为30-200D。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的线密度为20-40D。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层(2)在编织过程中面纱垫纱的位置低于地纱垫纱。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外表面层(1)、内表面层(2)的原料和连接纱分别置于双面高密圆纬机上织造得到坯布;其中双面高密圆纬机的导纱器上设置有两个导纱孔,内表面层(2)中的地纱垫纱位置高,面纱垫纱位置低;外表面层的化纤长丝和连接纱垫纱使用普通导纱器;
具体穿纱方式为:每六路为一个循环,第一路、第四路穿经过荧光染色的化纤长丝,第二路、第五路穿连接纱,第三路、第六路穿短纤纱和氨纶;
具体编织方法为:
第一路:在针筒针上选针提花编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外表面层的一部分;
第二路:分别在针盘针奇数针和针筒针的偶数针上集圈或者成圈编织,作为针织面料的连接层的一部分;
第三路: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或者2隔2的纬编添纱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表面层的一部分;
第四路:在针筒针上选针提花编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外表面层的一部分;
第五路:分别在针盘针偶数针和针筒针的奇数针上集圈或者成圈编织,作为针织面料的连接层的一部分;
第六路: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与第三路互补的纬编添纱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表面层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高密圆纬机的机号为36G/25.4mm,筒径为34英寸,路数为84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五洲加晟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8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