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5801.7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潘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H1/48 | 分类号: | H05H1/48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活化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包括:多个金属针状电极、涡轮、器皿以及多个放电电极;涡轮固定于器皿内,涡轮中心接地,涡轮叶片表面上固定放置有多个放电电极;器皿用于盛装待活化的液体油;器皿置于金属针状电极的正下方;金属针状电极在电源的驱动下与多个放电电极作用放电,并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混合入液体油对其活化,得到活化油;涡轮转动,随着涡轮叶片转动位置发生变化,金属针状电极到放电电极之间的流注状放电区域被拉长,增大等离子体体积;随着涡轮叶片转动位置发生变化,涡轮叶片搅拌液体油使得液体油更均匀地接触等离子体放电区域,提高活化油中的等离子体浓度。本发明可以大提高等离子体活化油中的活性粒子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按照热力学性质可分为两种,其一是高温等离子体,宏观温度高达106~108K;第二种是低温等离子体,宏观温度只有102~105K。低温等离子体之所以被称为低温等离子体,是因为其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因此也被称为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气体,在电离过程中伴随多种物理化学效应,如光辐射、电磁场、带电粒子、高能电子以及电中性的活性粒子等等。等离子体与细胞作用时体现出多样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临床医疗、水/空气的净化、食品/包装材料的处理等等。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低温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就被研究用于消毒灭菌。19世纪90年代,美国强生公司研发出商用的低气压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并在医院得到迅速推广,用于一些精密医疗器械和特殊材料的低温快速灭菌,但由于低气压等离子体的发生需要昂贵复杂的真空系统,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常压等离子体射流的灭菌效应及其在医疗上的其他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这类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小巧、操作方便,且灭菌作用广谱高效快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确控制等离子体的特性,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和组织。基于此基础产生了等离子体医疗技术,应用方向包括皮肤的消毒灭菌、伤口的快速愈合、血液的快速凝固、皮肤病的治疗、细胞凋亡和癌症的治疗等等。传统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装置,需要外接高压电源,从而难以适用于非专业人员。
传统的等离子体活化液体处理装置(如专利文献CN205700421U)通常先采用了等离子体臭氧发生器产生大量的臭氧,再将臭氧收集起来通入到相关的液体中,生成等离子体活化油或活化水。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需要持续数十个小时不断地工作,才能较为有限的提高臭氧油中的活性氧含量,且此方法主要提高了液体的过氧化值,对液体中其他活性粒子浓度的提高作用有限。而常规的活化水直接处理方式(如专利文献CN107406280A)不适用于活化油处理,因为油比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大,类似活化水的直接处理方式会使等离子仅分布在油面的有限区域,降低了等离子体的处理效率。等离子体活化水的寿命仅为2天左右,而等离子体活化油的寿命大于1年。如何快速、大量地产生含有高浓度活性粒子的离子体活化油,是研究中的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快速、大量地产生含有高浓度活性粒子的等离子体活化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包括:多个金属针状电极、涡轮、器皿以及多个放电电极;
所述涡轮固定于器皿内,所述涡轮的中心接地,所述涡轮的叶片表面上固定放置有所述多个放电电极;
所述器皿用于盛装待活化的液体油;所述器皿置于所述多个金属针状电极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