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5541.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松;胡庆浩;辛淼;李成华;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1J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摄像头的圆盘和固定台,固定台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两相远离的侧壁通过转轴与圆盘的侧壁的中心处插接,活动槽的尺寸与圆盘相匹配,两个转轴的外壁均绕接有线圈,固定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有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距离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线圈靠近转轴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金属材质的限位垫,圆盘的中心处内部固定有和限位垫材质相同的导电圈,限位垫与导电圈材质相同,且两者均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型,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数据采集装置因需工作,可以减少灰尘和雨水对数据采集装置的影响,提升数据采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数据采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逐渐应用在不同领域,然而人工智能功能的实现少不了对一些数据的采集,现有数据采集方式五花八门,且大多采用影像识别,现有影像数据采集装置多数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很容易受到雨水或者灰尘的影响,容易降低其使用寿命,所以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因需工作,可以避免灰尘雨水等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的数据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数据采集装置容易受到雨水和灰尘影响,从而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摄像头的圆盘和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两相远离的侧壁通过转轴与圆盘的侧壁的中心处插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尺寸与圆盘相匹配,所述转轴设置有两个,两个转轴的外壁均绕接有线圈。
优选的,所述圆盘与转轴的连接处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有三个,且三个磁铁在圆盘的内部呈环形阵列设置,三个所述磁铁与转轴同一中心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有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均通过锡焊的方式焊接在PCB板上,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信息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线圈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线圈在转轴外壁的缠绕方向为沿着转轴所在方向。
优选的,所述线圈靠近转轴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金属材质的限位垫,所述圆盘的中心处内部固定有和限位垫材质相同的导电圈,所述限位垫与导电圈材质相同,且两者均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型。
优选的,所述线圈远离限位垫的一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限位垫的外壁与导电圈的内壁贴合,所述导电圈的外壁通过焊接的导线与5-12V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优选的,且具体使用过程为:
H1、安装时,先在转轴的外壁沿着转轴中心轴所在方向进行来回缠绕线圈,且两个转轴上的线圈绕制方向相反,转轴远离固定台的一端固定轴承,轴承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焊接,轴承的外壁与圆盘中心处的插孔内壁焊接,在安装轴承之前,将导电圈与插孔的内壁使用环氧树脂胶粘接,然后将导电圈焊接导线并将导线从圆盘的内部穿过与直流电源连接,两个导电圈位于插孔的两端,两者同延圆盘的竖直方向且不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两者在插孔的内部呈中心对称,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电源端连接,最后将圆盘安装在活动槽的内部,并将圆盘内部的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存储处理中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屏幕的操控器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自动避障行走底盘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