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Caspase-3重组scFv78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功能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5340.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涛;田溥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66;C12N15/70;G01N33/573;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caspase 重组 scfv78 大肠杆菌 及其 功能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达Caspase‑3重组scFv78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功能验证方法。该技术方案首先将整合有Caspase‑3编码基因的重组单链抗体scFv78编码基因通过酶切酶连的方法与pET302载体连接,再利用所得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从而得到能够表达Caspase‑3重组scFv78的菌株。本发明中采用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胞内侵袭、聚集的特性和scFv78对TEM1阳性细胞的定点靶向特性,实现人源毒素Caspase‑3蛋白位点特异性地发挥作用,从而更准确地杀伤TEM1阳性肿瘤细胞,降低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利用重组菌表达人源毒素Caspase‑3重组单链抗体scFv78蛋白,再在体外环境下将蛋白与MS1‑TEM1细胞共孵育,从而验证其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及杀伤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生物制药及肿瘤医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表达Caspase-3重组scFv78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功能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有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等,但上述疗法始终未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理想效果,因此探索更安全、更有效地新型肿瘤治疗方法迫在眉睫。自WilliamColey首次利用细菌治疗肿瘤以来,细菌靶向治疗肿瘤己成为近年国际研究的热点,多种细菌被发现可特异性的侵入机体肿瘤组织并大量繁殖,利用活菌治疗肿瘤的设想就随之产生。
靶向治疗是指抗肿瘤药物能针对性地与肿瘤的特异性位点结合,从而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效果,而对健康组织基本无影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也代表着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其主要分为单克隆抗体药和抗体药物偶联物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ADC药物是一类新颖的治疗药物,正日益受到全球制药公司的关注。ADC药物由单克隆抗体和强效毒性药物(toxic drug) 通过生物活性连接器(linker)偶联而成,是一种定点靶向癌细胞的强效抗癌药物。由于其对靶点的准确识别性及非癌细胞不受影响性,极大地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作用。
内皮唾液酸蛋白(又称肿瘤内皮细胞标志分子1,TEM1/CD248)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由一个被糖基化修饰的80.9KDa的蛋白核心区组成,修饰后成熟的糖蛋白大约为175KDa。TEM1是近期发现的人类肿瘤标记物之一,其对肿瘤的细胞生长、血管生成浸润及转移有重要作用。肿瘤内皮细胞标志分子1 (TEM1/CD248)在多种实体瘤上(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高表达,如肉瘤,脑肿瘤,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且实验表明在卵巢癌中,TEM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预后密切相关。因此,TEM1在正常组织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而在肿瘤血管组织高表达的特点,所以TEM1可作为癌症治疗的针对肿瘤血管的生物标物。既往研究获得了TEM1特异性的单链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78)。scFv78是与具有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并对人和鼠的均存较高的亲和力,因此可以考虑将TEM1作为临床前模型中的一个靶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