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5044.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陈磊;任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5/02 | 分类号: | B24B15/02;B24B33/02;B24B27/00;B24B4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殷增浩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对每个与阀套配合使用阀芯进行外径测量,根据阀芯的外径来设定阀套的精珩珩磨程序和粗珩珩磨程序,采用本发明的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可精确控制配珩件(阀芯与阀套)间隙,其偏差一般可在0.002mm以下,该工艺满足了精密阀套配珩的加工要求,加工后的多个阀套满足尺寸不同的差异化需求,为阀套与阀芯的后续配合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精整加工的一种工艺,珩磨机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内孔的精加工、超精加工。对于内孔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件,通常采用粗珩磨和精珩磨配合的方式进行加工,以保证加工精度;然而对于加工精度要求高,但实际需要的尺寸却并不完全与图纸尺寸一致的批量待珩磨工件(工件实际需要的尺寸与图纸尺寸有偏差),如将其全部加工为图纸尺寸,则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因此如果直接采用传统的先粗加工再精加工的方式,则无法满足待加工部件的差异性需求;现有技术中一款阀套,其需要与另一个阀芯部件配合使用,对于每个阀套的加工尺寸,需要根据每个阀芯外周面的尺寸来确定(每个阀芯的尺寸是有轻微偏差的),以保证后期二者能够配合使用,如何做到在阀套珩磨加工结束之后与对应的阀芯能够配合使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阀套精密配珩的加工工艺,所述阀套与阀芯配合使用,所述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测量阀芯的外径;
②、根据阀芯的外径初步设定阀套的精珩珩磨程序和粗珩珩磨程序;
③、测量阀套孔径;
④、若步骤③中测量的阀套孔径符合待加工产品尺寸要求,则采用步骤②中的粗珩珩磨程序对阀套进行粗珩加工;
⑤、对步骤④中粗珩加工后的阀套进行测量;
⑥、根据步骤⑤中的测量结果,若测量结果与既定值有差别且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对步骤②中精珩珩磨程序进行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精珩珩磨程序对阀套进行精珩加工;
⑦、根据步骤⑤中的测量结果,若测量结果与既定值有差别且差值超出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不合格;
⑧、根据步骤⑤中的测量结果,若测量结果与既定值完全一致,则直接采用步骤②中精珩珩磨程序对阀套进行精珩加工;
⑨、对经步骤⑥或⑧中精珩加工后的阀套进行测量;
⑩、根据步骤⑨中的测量结果,若测量结果与既定值有差别且差值在允许范围内,或者测量结果与既定值完全一致,则判定精珩加工后产品合格;
⑪、根据步骤⑨中的测量结果,若测量结果与既定值有差别且差值超出允许范围,则判定精珩加工后产品不合格。
优选地,步骤②中根据阀芯的外径初步设定阀套的精珩珩磨程序和粗珩珩磨程序的步骤如下:a1、根据阀芯的外径测量结果和阀套间隙技术要求值,计算最终阀套控制孔径尺寸;a2、根据阀套最终控制孔径尺寸,确定精珩控制尺寸,初步设定精珩珩磨程序,及加工时间;a3、确定粗珩控制尺寸,根据粗珩加工余量及粗珩控制尺寸,初步设定粗珩珩磨程序,及加工时间。
优选地,步骤⑥、⑦、⑧中的既定值为粗珩控制尺寸,步骤⑩、⑪中的既定值为精珩控制尺寸。
优选地,根据步骤⑤中的测量信息,若测量结果与粗珩控制尺寸有差别且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根据差值在下一次加工时对步骤②中的粗珩珩磨程序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