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891.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婉;李远华;葛顺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电芯间电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包括汇流排,还包括与汇流排连接的焊接转接片,焊接转接片包括焊接板,焊接板包括焊接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上依次设有簧片和垫板,连接部、簧片与垫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固定连接,簧片中部下凹形成簧片凹槽,簧片凹槽的底部与连接部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距离小于汇流排下部的插片的厚度,簧片凹槽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弹簧一端的凸起,弹簧的另一端套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头部设有凸台,垫板上开有与凸台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汇流排上部开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本发明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在满足电芯串并联连接要求的同时,保证模组内每个电芯可拆换,降低生产难度,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环境及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动力来源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动力电池模组是动力电池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先将若干的动力电池堆叠成形,再通过电池顶端极柱上方直接激光焊接汇流排来实现电线间的串并联(见图6)。
但是,现阶段模组内电池间的串并联主要通过在极柱顶端直接激光焊接汇流排的方式实现,该电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采用现有这种电连接结构的模组一般需要为不同串并联数的模组配备一套相应的汇流排和保证焊接质量的焊接工装,使得模组的成组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焊接工装加工精度、汇流排的加工精度及电池的尺寸精度均要求较高,三者稍有偏差,则可能导致汇流排无法焊接或者焊接质量不达标。
其次,采用现有电连接结构的模组一旦汇流排焊接完成,将不可以再拆换模组内的电芯,所以只要模组内的任一电芯出现问题,就必须报废整个电池模组,使得后期返修成本高。
最后,现有的锂电池的正负极柱一般均为铝材,所以锂电池模组内电芯串并联采用的汇流排也使用铝材,易于两者间的焊接,但是在模组封装时,由于模组的两个正负输出极汇流排需要汇集较大电流,而铝材的过电能力有限,所以一般选用过电能力更好的铜材,但输出极汇流排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与电芯极柱间的焊接性能,铜材与铝质电芯极柱激光焊接的工艺性很差,现有的模组输出极汇流排一般采用铜铝复合结构的汇流排来满足焊接工艺性和过较大电流的需求,而现有的这种铜铝复合结构汇流排良品率较低,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在满足电芯串并联连接要求的同时,保证模组内每个电芯可拆换,降低生产难度,减少维修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模组电芯间电连接结构,包括汇流排,还包括与所述汇流排连接的焊接转接片,所述焊接转接片包括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包括焊接在电芯极柱上的焊接部和与所述汇流排连接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簧片和垫板,所述连接部、簧片与所述垫板之间通过设在四个角的四个双头螺柱固定连接,所述簧片中部下凹形成簧片凹槽,所述簧片凹槽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小于所述汇流排下部的插片的厚度,从而保证所述汇流排插片插入间隙时所述簧片形变产生足够的下压力使得所述汇流排插片与所述焊接板接触牢靠,所述簧片凹槽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弹簧一端的凸起,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头部设有凸台,所述垫板上开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汇流排上部开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套置在所述弹簧上的一端开有定位柱凹槽,所述弹簧插入所述定位柱凹槽内,提高所述定位柱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上开有可视孔,方便观测所述焊接部与电芯极柱的定位情况。
优选地,所述汇流排插片的前端设有倒角,便于后续安装。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汇流排插片接触的区域镀银,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电池模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角度翻转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