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音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4745.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陈华杰;刘锋;李建仕;罗鸿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殷爱钧;梁永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装置 压缩机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消音装置(2)设置在压缩机的电机转子(1)上,电机转子(1)上具有转子流通孔(11),消音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20),第二流通孔(20)与转子流通孔(11)相对设置,且消音装置(2)内部具有与第二流通孔(20)连通的消音腔(21),第二流通孔(20)与转子流通孔(11)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且消音腔(21)与第二流通孔(20)之间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本发明使得每个转子流通孔流出的气体能够进入与其对应的消音腔中被进行消音作用,通过每个独立的消音腔针对每一个转子流通孔进行单独消音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尤其是中高频段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噪音成为评估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而空调噪音主要来源于外机中的压缩机,因此降低压缩机噪音将大大提升空调品质。压缩机的噪声主要有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压缩机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于间歇性的吸、排气,使得制冷剂气流压力和速度呈周期性变化,产生气流脉动,气流脉动通过压缩机外壳和管道向外辐射噪声。压缩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一般为周期性排气噪声,气流经压缩后瞬间排放气体膨胀,产生放大的瞬态冲击力,这种冲击力能在较宽的频带内激起机芯结构振动,气体动力性噪声具有很高的量级。
压缩机主要由壳体、泵体、电机三部分组成,其中电机有转子和定子,转子通过曲轴与泵体相连,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挡油座、挡油帽、平衡块。运行时,定子通入三相电源,旋转磁场带动转子旋转,并连同曲轴带动泵体做压缩运动。冷媒压缩时混合冷冻油,压缩的高压气体排出,并通过转子流通孔进入压缩机上腔。同时高压油气在通过转子流通孔后,经过挡油座和挡油帽的缓冲,冷媒和冷冻油气液分离。现有挡油座、挡油帽结构与高压气体接触面积小,缓冲不充分,导致分离效果较差,压缩机冷冻油流入空调系统,影响换热效率,降低空调性能。同时气体经过高速旋转转子扰动,气流脉动被放大,噪声频带拓宽,噪音问题进一步加重。
现有压缩机降噪方法是在泵体排气口上方加装消音盖,从而错开消音腔内与腔外的共振频率,降低排气噪声。缺陷在于消音盖结构只能降低压缩机中一些比较明显的峰值噪声,无法在较宽的消声频带上有效降低所有峰值噪声。
如对比文件CN107917081A所述,行业内使用的挡油结构是挡油帽配合转子或者挡油帽、挡油座配合转子组合使用。同时,行业内使用消音手段,是在泵体上法兰排气口上方加装消音盖,且消音频带为2KHz以内的峰值噪声。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通常只有在上法兰处的一级消音器,使得气体存在中频段或高频段内等噪声无法被消除,导致压缩机噪声较大、降噪能力仍较差;现有挡油座、挡油帽结构与高压气体接触面积小,缓冲不充分,导致分离效果较差,压缩机冷冻油流入空调系统,影响换热效率,降低空调性能,同时气体经过高速旋转转子扰动,气流脉动被放大,噪声频带拓宽,噪音问题进一步加重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消音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存在中频段或高频段内等噪声无法被消除,导致压缩机噪声较大、降噪能力仍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其中:
所述消音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电机转子上,所述电机转子上具有转子流通孔,所述消音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与所述转子流通孔相对设置,且所述消音装置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的消音腔,所述第二流通孔与所述转子流通孔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消音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
所述消音装置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相互扣合、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所述消音腔,且所述第二流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上且贯穿所述第二板的两相背端面。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