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64671.5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贲能军;严国军;夏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碧水蓝天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3/30;C02F3/32;C02F3/3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循环 净化 鱼塘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包括曝气溶氧单元、养殖水槽、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和自然净化生态池;曝气溶氧单元在养殖水槽形成定向水流;养殖水槽的下游设置有吸污槽;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包括污水泵、沉淀区、好氧湿地区、缺氧湿地区、淋溶池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污水泵将吸污槽底部的废水输送至沉淀区进行沉淀和曝气;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流经好氧湿地区进行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和硝化,另一部分通过淋溶池浸出液补充水体中的碳源;好氧湿地区和淋溶池流出的水混合后,流经缺氧湿地区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湿地区流出的水流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好氧微生物降解池的出水进入自然净化生态池。本发明水体循环净化使用,生态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塘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通常采用养殖池进行,而水产养殖池由于其闭合性,从而导致池内的水无法进行有效循环,这样环境下进行养殖,饲料残渣和鱼的排泄物无法排出,导致养殖池内的水质变劣,酸碱度失衡,从而会造成池内的水严重受到污染,时间一长甚至造成池内鱼类的死亡,给养殖带来极大的损失。
采用人工排污的方式,排污效率低且排污效果不理想。在水产品养殖中,高密度淡水养殖鱼塘底部鱼类粪便、饲料残渣积累过多,进而造成的亚硝酸、氨氮等有害物质偏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形成水体的循环净化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鱼塘产量高,品质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质循环净化的鱼塘系统,包括曝气溶氧单元、养殖水槽、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和自然净化生态池;
所述曝气溶氧单元产生的气流由养殖水槽的上游进入养殖水槽,并形成定向水流;
所述养殖水槽的下游底部设置有吸污槽;所述吸污槽的靠近下游一侧设置有挡水板;
微生物降解池单元包括污水泵、沉淀区、好氧湿地区、缺氧湿地区、淋溶池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
所述污水泵将吸污槽底部的废水输送至沉淀区进行沉淀和曝气;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流经好氧湿地区进行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和硝化,另一部分通过淋溶池浸出液补充水体中的碳源;好氧湿地区和淋溶池流出的水混合后,流经缺氧湿地区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湿地区流出的水流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好氧微生物降解池的出水进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所述自然净化生态池养殖有滤食性鱼类,水面上设有浮萍;用于与养殖水槽内的水体循环净化。
进一步,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若干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沉淀区内形成弯折流通路径;所述沉淀区的流通路径设置有若干跌水堰;所述若干跌水堰沿水流方向高度逐个降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沉淀物用于农田肥料。
进一步,所述淋溶池包括植物秸秆滤水层和布置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下方的集水槽;所述淋溶池进水喷淋在植物秸秆滤水层上,水流通过植物秸秆后形成浸出液渗出并收集于集水槽;集水槽流出的水与好氧湿地区流出的水混合,并一同流入缺氧湿地区。
进一步,所述缺氧湿地区出水从侧壁顶部溢流跌水落入好氧微生物降解池;好氧微生物降解池设置有上下排布的多层介质填料,所述介质填料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对水中厌氧处理分解不彻底的产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水流依次穿过介质填料后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池流入自然净化生态池。
进一步,所述好氧湿地区和缺氧湿地区种植有挺水植物;缺氧湿地区底部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坡降。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微生物降解池单元通过沉淀区、好氧湿地区、缺氧湿地区、淋溶池和好氧微生物降解池,高效去除养殖水槽的污染水体;使养殖水槽与自然净化生态池的水体实现可持续、无污染的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碧水蓝天家庭农场,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碧水蓝天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午胎反包胶囊装置及其囊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引出线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