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排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4532.2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荔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2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管 式微 生物 鉴定 微量 生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排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该技术方案以多通道移液枪的结构为依托,设计了多根管体联排式的取样结构。具体来看,本发明以塑料材质的管体容纳生化底物,下端连接针头用于吸取待测菌液,在管体侧壁上分别设标签和阴、阳性色卡,从而可更加直观的比对显色结果;这种取样结构省去了单根生化管多次重复取样的繁琐操作,而且可保证各管取样量相等,便于结果的横向比对。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为管体设计了配套的密封套及密封条,将管体容纳于密封套的槽体中,可对管体下端及针头起到相对的封闭效果,避免粘有菌液的外壁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污染。应用本发明,可显著改善微生物鉴定实验的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排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
背景技术
生化微量管是细菌鉴定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试验耗材,在基层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以及医学院校的微生物检验课程中具有广泛应用。由于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因此在代谢过程中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基于这种原理,将容纳有生化底物及显色成分的生化微量管用于微生物培养,可根据培养物的显色结果来实现微生物鉴别。
常规的微量生化管为单根的封闭式玻璃管结构,由于在微生物鉴别实验中,接种环节需要严格避免杂菌污染,因此每接种一根都要事先用沙轮将密闭的玻璃管割开,拗断备用,然后接种针过火焰灭菌、冷却试温、挑取微生物,并将拗断的生化微量管的管口过火焰灭菌,然后将挑取微生物的接种针在微量生化管的内壁反复研磨,以上操作完毕还要再次将微量生化管的管口和接种针过火焰灭菌,如此反复数十次才完成一组实验操作,效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在充分避免杂菌混入的基础上实现多根微量生化管的同时接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尽量降低样品与空气、样品与操作人员的接触机会,从而避免微生物对环境及操作人员造成侵害。
此外,目前常规微量生化管在使用过程中,接种的菌量是随机的,不易量化,容易造成实验结果差异性较大。而且,每根拗断使用的微量生化管呈开放状态,很容易使混有菌液的生化底物溢出造成污染,且这些零乱放置的微量生化管在记录试验结果时还需要重新按顺利整理摆放,然后将微量生化管的显色结果与说明书中比对,再将生化结果转化为数值编码通过编码检索出鉴定结果,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不够安全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联排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微量生化管难以在保证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实现多根同时接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在接种环节中,当微量生化管针头外壁与样品接触后,由于其暴露在空气中,因而对环境及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侵害风险。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微量生化管在使用过程中,接种的菌量难以量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微量生化管的检测结果需要翻看说明书查找确定,不够直观。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排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包括管体,下锥面,针头,斜面,标签,阳性色卡,阴性色卡,生化底物,密封套,槽体,上锥面,针通道,密封条,移液枪,连接片,其中,在管体的下端具有下锥面,在管体的下端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的下端具有斜面,在管体的侧壁上端贴附有标签(用于标记试验项目),在管体的侧壁中部分别贴附有阳性色卡和阴性色卡,在管体中容纳有生化底物;密封套的上端开设有若干槽体,在槽体中具有上锥面,所述上锥面与所述下锥面相配合,槽体与管体的下端相配合(上述两种配合关系共同起到固定作用),在密封套中、位于槽体下端的位置开设有针通道,在密封套的下端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封闭针通道的下端,管体的上端插接在移液枪的端口处,所述管体有若干个,所述若干管体并排排列,相邻的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作为优选,还包括菌液槽,在菌液槽中盛装有菌液,针头的下端浸没于所述菌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锡件及快速焊锡的电烙铁
- 下一篇:一种井盖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