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薰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3503.4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新;滕茂林;李昌龙;聂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D06F39/04;D06F39/08;D06F34/14;D06F39/02;D06F103/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薰设备,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香薰设备包括外筒、内筒、香薰盒、进水机构以及加热机构,内筒转动设置在外筒内,香薰盒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进水机构向外筒内注水,并在外筒内的水位达到位于内筒下方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停止进水,加热机构用于将外筒内的水加热以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够扩散进入香薰盒内并沾附香薰盒内的香薰剂形成芳香蒸汽,芳香蒸汽能够对位于内筒的待香薰物进行香薰。该香薰设备能够在不浸泡待香薰物的前提下完成香薰,不仅香薰过程耗时短,香薰效果好,能够使待香薰物免受不必要的磨损,且完成香薰后不必长时间晾晒,用户的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干净、整洁,还希望在衣物上携带有芳香气味,以提高穿戴舒适性。现有的让衣物带有芳香气味的方法往往是在洗衣机洗衣过程中在洗涤剂盒中加入芳香剂或者采用具有芳香添加剂的洗衣剂等带有香味的介质,然后利用流过洗涤剂盒的洗涤水将介质冲入洗涤筒中,以使浸泡在洗涤水中的衣物在洗衣后具有香味。
该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该种香薰方法必须在洗衣机洗涤衣物的过程中进行。对于那种不需清洗的、仅需香薰的新衣,或者清洗后长时间未穿、洗衣过程中携带的香味已经很弱需要再次香薰的衣物来说,为了实现香薰而进行一次完整的洗衣过程,不仅时长较长,且会对衣物造成不必要的磨损。此外,经过洗涤水浸泡的衣物必然会湿透,湿透的衣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晾晒才能穿着,对于着急穿戴的用户来说,体验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薰设备,该香薰设备不需浸泡衣物即可完成对衣物的香薰,不仅香薰过程耗时短,有利于保护衣物免受不必要的磨损,且不必长时间晾晒即可穿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薰设备,包括:
外筒;
内筒,转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部,用于容纳待香薰物;
香薰盒,设置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
进水机构,向所述外筒内注水,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筒中的水位达到位于所述内筒下方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停止进水;
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筒内,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外筒中的水位达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启动加热所述外筒内的水以形成水蒸气,以使水蒸气能够沾附所述香薰盒内的香薰剂形成芳香蒸汽。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设备还包括:
第一水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外筒内的水位,并在所述外筒中的水位达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发出控制所述进水机构停止进水的停水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盒卡接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或
所述香薰盒吸附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盒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进出水蒸气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内筒的内壁抵接的抵接面为与所述内筒的内壁相适配的弧形面。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采用磁铁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外筒内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设备还包括第二水位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水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外筒内的水位,并在水位达到第二预设位置时发出控制所述进水机构进水的进水信号,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香薰设备为洗衣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转子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