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亮度测量系统以及光学亮度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3201.7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亮度 测量 系统 以及 测量方法 | ||
一种光学亮度测量系统以及光学亮度的测量方法,所述光学亮度测量系统包括:屏体、光电转换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屏体为待测显示面板;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将从所述屏体收集的各种亮度信号信息进行转换,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再次对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传递的信号进行转换,并传递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信息进行处理、计算,以检测所述屏体的亮度;有益效果为:所述光学亮度测量系统包括:屏体、光电转换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收集、转换、传递和处理,对所述屏体的相关信号强度进行检测,以识别所述屏体的质量是否合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亮度测量系统以及光学亮度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电子消费品,为了获得视觉感官上的舒适,电视画面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而调整Gamma曲线、广角信号(View Angle)、均匀度(Uniformity)以及闪烁信号(Flicker)等是提升电视画面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改善措施。通常来说,为提高液晶电视的亮度,动态对比度,彩色饱和度等指标,保证图像的画质,调整Gamma曲线、广角信号(ViewAngle)、均匀度(Uniformity)以及闪烁信号(Flicker)是实现上述指标的一种保障性措施。目前一般采用亮度计来测量相关参数,进行运算后得到对应的结果,而亮度计的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的光学测量技术中,还存在着面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检测屏体的各种信号,以防发生串扰、闪烁以及画面显示不均等损害显示质量的问题但目前一般采用的亮度计进行检测价格又不太实惠的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亮度测量系统以及光学亮度的测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面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检测屏体的各种信号,以防发生串扰、闪烁以及画面显示不均等损害显示质量的问题但目前一般采用的亮度计进行检测价格又不太实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学亮度测量系统,所述光学亮度测量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光学亮度测量系统是用以检测一屏体;其中,
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将从所述屏体收集的各种亮度信号信息进行转换,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所述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再次对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传递的信号进行转换,并传递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并用以检测所述屏体的亮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体为待测显示面板;所述屏体、所述光电转换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之间串联,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反作用于所述屏体,所述屏体、所述光电转换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形成一个全闭合反馈回路。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内包括一个光电转换器;或是四个光电转换器,即第一光电转换器、第二光电转换器、第三光电转换器以及第四光电转换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内包含一个所述光电转换器时,所述光电转换器接收伽马信号、广角信号、均匀度信号以及闪烁信号;当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内包含四个所述光电转换器时,所述第一光电转换器接收伽马信号,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器接收广角信号,所述第三光电转换器接收均匀度信号,所述第四光电转换器接收闪烁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亮度的测量方法,采用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亮度测量系统,该方法为:
S10,在屏体上输出0-255个不同的灰阶信号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