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成液、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3169.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罗爱文;李刚;喻珅;董维福;余英凤;何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韶关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0 | 分类号: | C25D11/10;C25D11/04;H01G9/00;H01G9/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成 固态 铝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化成液、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成液包括:有机膦功能化氨基酸、离子液体和醇溶剂。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化成液进行制备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化成效率高,合格率高,得到的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损耗、ESR和漏电流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化成修复用化成液、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电容器是由液态电解电容器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与液态电解电容器相比,它具有高频低阻抗、温度特性优良、耐纹波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固态电容器有更高的使用价值。目前固态电容的制备流程主要有:裁切、钉卷、化成、含浸、固化、组立。
固态电容器中的阴极为导电高分子材料,通过离子导电,使得其无法具备液态电容的阳极箔氧化膜自修复能力,因此一般在含浸前先进行氧化膜的化成修复。目前普遍使用的化成液是己二酸铵、己二酸盐、磷酸二氢铵、磷酸、碳酸铵的水溶液。
CN109786137A公开了一种固态电容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获取电容器素子:将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导针卷绕成电容器素子,并将电容器素子焊接在铁条上;化成修复:将电容器素子置于化成液中,所述化成液为碳酸铵溶液,对电容器素子施加直流电压进行化成,对氧化膜进行修复,化成后取出电容器素子,在100℃~300℃下进行热处理;阴极电解质成形;组立得到电容器。
CN108074748A公开了一种车载电子专用固态电容器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阳极箔和阴极箔中间隔以电解纸卷绕成素子;2)将素子浸入化成液中进行化成修复处理10~60分钟,所述化成液为磷酸水溶液;3)将化成修复处理后的素子进行干馏处理;4)将素子浸渍于含浸液中进行含浸处理;5)在含浸处理结束后,将素子进行加热干燥处理;6)在加热干燥处理结束后,将素子含浸电解液;7)将素子组装胶盖后装入铝壳,并进行束腰封口,再进行老化处理,制成成品。
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对电容器芯包进行化成处理,含浸聚合形成阴极电解质后,电容器的性能仍然较差,存在损耗和ESR(等效串联电阻)偏大、漏电流偏高和良品率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发现,导致固态电容器性能不好或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阴极箔、阳极箔和电解纸分切时产生的毛刺和箔灰附着在其表面;二是现有方法对电容器芯包进行化成时,化成液中的己二酸铵、己二酸盐、磷酸二氢铵、磷酸盐等物质容易从水溶液中析出残留在阳极箔的表面。这两方面因素,严重影响固态电容器的容量、损耗以及ESR等性能、甚至造成固态电容器失效。
固态电容器在进行化成时,主要是对分切产生的裸露边部进行氧化膜生成,在使用水系化成液时,往往会生成大量的水合氧化铝以及氢氧化铝,耐压性能不好,在进行电解质含浸时,因导电高分子电解质中含有对甲苯磺酸铁等氧化剂,为强酸性物质,会对水合氧化铝膜进行腐蚀溶解,导致固态电容耐受电压偏低,漏电流增大。
中国专利CN102169758B提供了一种通过浸渍离子液体制备固态电容器的方法,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陷一方面在于仅使用离子液体作为修复液时,离子液体粘度高,流动性差;且在强电场下易分解,使得修复液稳定性差,不同部位修复效果不一致;另一方面,纯离子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和溶解性,长时间与电介质接触会造成氧化膜的腐蚀和溶解,导致固态电容的容量衰减,ESR值增大,漏电流增大。
基于此,本发明一方面利用离子液体具有强氧化,氧化效率高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添加其他组分进行改进,协同作用,提升化成液的稳定性,确保化成质量的均一性,克服了其在生产应用上的局限性。本发明采用有机膦功能化氨基酸为化成主溶质、和离子液体作为化成次溶质,醇类作为溶剂,化成液稳定性好、氧化效率高,生成的氧化膜成份为晶型氧化铝,不含水合膜且致密。化成溶质为液体溶质,避免了现有固态电容器制程中化成工序出现的溶质析出和残留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韶关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韶关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