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3129.8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雷彦民;陶丽辉;王旭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祥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7/18;C08K13/02;C08K5/20;C08K3/34;C08K3/26;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0~25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5~0.921 g/cm3,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2~0.926 g/cm3。本发明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混合,能够综合两者的优点,提高PE吹塑薄膜的透明性和拉伸强度。同时,选用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相差较小,熔融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能够得到混合均匀的熔融体,使制备出的PE吹塑薄膜材质均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E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产品的性能有众多的要求,而且对产品的包装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商品时,产品外包装的质量和外观也成为人们选择产品和判断产品质量的很重要的一项考量指标。塑料薄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可用于食品包装、电器产品包装、日用品包装等。
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等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水性和耐刮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膜材料。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248578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制得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具有高印刷性,但是存在透明性不高、拉伸强度低的问题,容易被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吹塑薄膜,以解决透明性不高、拉伸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吹塑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出的PE吹塑薄膜的厚度均匀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E吹塑薄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0~25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15~0.921g/cm3,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2~0.926g/cm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抗拉伸、抗穿刺、抗撕裂性能较高,并且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好,用该材料作薄膜时,厚度较薄,但是加工时,膜泡稳定性难以控制,设备负载大。低密度聚乙烯开口性好、透明度高、易加工,在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制备聚乙烯膜时,可以提高混合料整体的膜泡稳定性。本发明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混合,能够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拉伸性能与低密度聚乙烯的高透明性结合起来,,提高PE吹塑薄膜的透明性和拉伸强度。同时,选用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相差较小,熔融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能够得到混合均匀的熔融体,使制备出的PE吹塑薄膜材质均一。
进一步地,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0~80份、低密度聚乙烯15~2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比例,有利于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PE吹塑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6~2.0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9~2.2g/1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优选熔融指数为1.6~2.0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优选为1.9~2.2g/10min,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使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使二者熔融混合时能够相互分散的更加均匀,提高物料的可加工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制成的聚乙烯薄膜的均匀性,从而提高PE吹塑薄膜的拉伸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PE膜还包括0.5~2份防粘连剂,所述防粘连剂为硬脂酰胺和酰胺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祥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祥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