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3012.X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海;尚嵩;任晓伟;宋怀明;蒋丹东;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C20/50 | 分类号: | G16C20/50;G16C20/7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对接 虚拟 药物 筛选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药物分子信息;
将所述药物分子信息转化为n维度的浮点型数据信息;
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根据所述n维度的浮点型数据信息输出所述药物分子的每个原子的信息,从所述每个原子的信息中汇总得到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
通过注意力网络为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赋予权重,得到所述药物分子的矢量模型;
根据所述矢量模型对所述药物分子的活性进行筛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分子信息包括:原子类型、化学键能大小、原子间距和结合氨基酸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输入LSTM网络前对所述药物分子信息的数据序列进行填充,以保证批次数据序列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任意药物分子x,由m个原子组成,输入LSTM的矩阵表示为{z1,z2,·····,zm},其中zi为第i个原子的信息矢量,Wi、bi为LSTM网络的权重和偏重,则每个原子的经过网络的输出为:
ui=f(Wizi+bi),
其中,f()为所述LSTM网络的输出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每个原子的信息中汇总得到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包括:采用最大值池化的方法,产生最终特征,具体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权重的计算通过2层非线性变换得到,为每个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ri赋予0~1的权重wi,修正后的特征矢量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注意力网络包括第一注意力网络和第二注意力网络,所述第一注意力网络采用relu激活函数,以筛选有效矢量,所述第二注意力网络采用sigmoid激活函数使得所述权重在0~1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权重wi计算公式为:
Wi=Sigmoid(W2(Relu(W1r+b1))+b2)
其中W1、b1为所述第一注意力网络的权重和偏重,W2、b2为所述第二注意力网络的权重和偏重,所述第一注意力网络的层数为j/r,r为设定的压缩数据的超参数,所述第二注意力网络的层数为j。
9.一种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药物分子信息;
数据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药物分子信息转化为n维度的浮点型数据信息;
LSTM网络模块,用于采用LSTM网络根据所述n维度的浮点型数据信息输出所述药物分子的每个原子的信息,从所述每个原子的信息中汇总得到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
注意力网络模块,用于通过注意力网络为表示所述药物分子特征的矢量赋予权重,得到所述药物分子的矢量模型;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矢量模型对所述药物分子的活性进行筛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药物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药物分子信息包括:原子类型、化学键能大小、原子间距和结合氨基酸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0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