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具木材的油脂封闭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2712.7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迎楼;宋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润工艺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02;B27K3/00;B27K3/52;B27K3/36;B27K3/20;B27K5/04;B27K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具 木材 油脂 封闭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具木材的油脂封闭处理工艺,涉及木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处理工艺如下:1)利用聚乙烯醇和壳聚糖制得预处理壳聚糖;2)将预处理壳聚糖和硬脂酸经反应获得预处理壳聚糖复合物;3)将纳米纤维素溶液和木素磺酸盐溶液混匀后加入预处理壳聚糖复合物,经反应获得多孔壳聚糖复合物;4)配制木材处理液;5)利用木材处理液对预热后的木材进行浸渍处理,取出后烘干即可。该处理工艺可以使木材中的油脂聚集在木材的浅表层,使得木材具有优良的润滑感和亮泽性,并且木材浅表层聚集的油脂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不会流失、析出,使得木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从而保证了木材表面漆膜的颜色和表面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具木材的油脂封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木材中的油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油”,油脂历来是判断一块木材好坏的重要指标,木材中油脂含量越高,触摸时越有润滑感,平滑耐磨,不易开裂,呈现家具亮泽的一面。但是在加工油脂含量较高的木材时,丰富的油脂往往会影响木材的加工特性和表面质量,降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束缚了这类木材的使用范围。因此在木材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木材进行脱脂处理,进而提高其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
但是,随着木材中油脂的脱除,虽然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木材的润滑感,使得家具的亮泽性降低。因此对木材中的油脂进行封闭处理,抑制木材中油脂的析出,从而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十分必要。例如中国专利CN2011103419494公开了一种木材封闭底漆以及应用,该木材封闭底漆对木材中的油脂具有很好的封闭效果,形成的底漆膜可以有效的抑制油脂的析出,从而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但是封闭底漆的应用往往是在木材喷涂面漆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只能对加工完成后的木材起到防止内部残余油脂的析出,因此封闭底漆的应用只能对木材中残余的油脂起到封闭作用,并不能对木材前期加工过程中流失的油脂起到阻碍作用,从而使得木材的润滑感和亮泽性差强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家具木材的油脂封闭处理工艺,通过对木材进行浸渍处理,使得木材中的部分油脂被吸附并固定在木材的浅表层,从而减少木材中油脂的流失,使得木材具有优良的润滑感和亮泽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家具木材的油脂封闭处理工艺,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1)使用浓度为1-2%的醋酸溶液作为溶剂配制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在75-85℃恒温水浴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少量的戊二醛、二异氰酸酯,混匀后再加入过硫酸钾,形成的反应体系中,壳聚糖质量占0.50-0.58%,聚乙烯醇质量占3.2-3.5%,戊二醛质量占0.03-0.06%,二异氰酸酯质量占0.05-0.08%,过硫酸钾质量占0.02-0.04%,经充分搅拌后在50-60℃下反应1-2h,然后在70-80℃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至绝干,即可获得预处理壳聚糖;利用聚乙烯醇对壳聚糖进行预处理,利用聚乙烯醇和壳聚糖进行交联聚合形成含有羟基和氨基的交联聚合物,聚合物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以与木材中的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提高聚合物在木材中的抗流失性,而且通过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改善单独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的复合物存在的脆性大、强度低的缺陷,从而有助于提高形成的多孔壳聚糖复合物的柔韧性,同时聚乙烯醇的存在也使得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可以避免经过油脂封闭处理的木材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出现油脂逸出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润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润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2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