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2100.8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室屋阳平;山中友和;山胁拓也;甲斐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10/0585;B23K20/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在将芯体与集电体接合时抑制了集电体的变形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体;以及与正极板连接的正极集电体(6),正极板具有正极芯体和形成在正极芯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电极体具备将正极芯体层叠而成的正极芯体层叠部(40),该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电极体制作工序,制作具有正极芯体层叠部(40)的电极体;以及超声波接合工序,将正极集电体(6)与正极芯体层叠部(40)超声波接合,在超声波接合工序中,正极集电体(6)具有厚度比周围的厚度薄的薄壁部(6e),利用焊头(90)和砧座(91)夹住薄壁部(6e)和正极芯体层叠部(40),对薄壁部(6e)和正极芯体层叠部(40)进行超声波接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具有将包含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电极体同电解质一起收容在电池壳体内的构造。构成电极体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分别在金属制的芯体的表面形成有活性物质层。并且,经由集电体将分别设置于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芯体露出部与安装于电池壳体的端子电连接。
作为将芯体与集电体接合的方法,已知通过超声波接合进行接合的方法。超声波接合是通过一边利用焊头和砧座夹住层叠的芯体和集电体一边将超声波产生的振动能量施加于接合面来进行的。另外,为了可靠地夹住层叠的芯体和集电体,在焊头以及砧座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突起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将设置于焊头的表面的突起部的形状设为圆弧状,或者在焊头的周边设置未形成有突起部的边缘(margin)区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58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芯体与集电体接合时抑制了集电体的变形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所述二次电池具备:第1电极板;第2电极板,极性与所述第1电极板不同;电极体,包含所述第1电极板和所述第2电极板;以及第1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第1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板具有第1电极芯体和形成在所述第1电极芯体上的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体具有将所述第1电极芯体层叠而成的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所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电极体制作工序,制作具有所述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的所述电极体;以及超声波接合工序,将所述第1电极集电体与所述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超声波接合,在所述超声波接合工序中,所述第1电极集电体具有厚度比周围的厚度薄的薄壁部,利用焊头和砧座夹住所述薄壁部和所述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对所述薄壁部和所述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进行超声波接合。
图17的(a)是在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上配置了第1电极集电体306的状态,是表示对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和第1电极集电体306进行超声波接合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的(b)是在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上配置了第1电极集电体306的状态,是表示对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和第1电极集电体306进行超声波接合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对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和第1电极集电体306进行超声波接合时,利用焊头和砧座按压第1电极芯体层叠部340和第1电极集电体306而施加超声波振动。因此,如图17的(b)所示,有时会因超声波接合而使第1电极集电体306的宽度增大,由此第1电极集电体306发生变形。而且,当第1电极集电体306以宽度增大的方式发生变形时,在将连接有第1电极集电体306的电极体插入到电池壳体时,第1电极集电体306中发生变形的部分与电池壳体接触,电极体向电池壳体的插入性有可能降低。或者,第1电极集电体306中发生变形的部分有可能损伤配置在电极体与电池壳体之间的绝缘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2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