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1871.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平;吴铛;杨晓琳;林若鹏;方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偶氮 掺杂 石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石墨烯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50~100℃下加热30~60min,降温至0~4℃,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4,4’‑偶氮基‑1,2,4‑三唑‑5‑酮共晶物,将其研磨成粉末,置于管式炉在500~800℃下加热3~5h,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材料。本发明得到的材料中石墨烯均匀包覆在4,4’‑偶氮基‑1,2,4‑三唑‑5‑酮晶体的表面,不需要使用胶黏剂等助剂,完整的保持了4,4’‑偶氮基‑1,2,4‑三唑‑5‑酮晶体的表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G)是平面单层碳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二维蜂窝晶格材料,厚度为0.35nm左右,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
石墨烯的电子穿过没有任何阻力,产生的热量少、导电效率高,是已知导电性能最优异的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例如,拉伸强度可达130GPa ;载流子迁移率可达15000-25000cm2/Vs(平方厘米每伏秒),可超过硅片的10倍;热导率可达5000W/mK(瓦每毫导热系数),是金刚石的3倍;它还具有室温量子霍尔效应及室温铁磁性等特殊性质。
但是,石墨烯没有能带隙,其电导性不能像传统的半导体一样被控制,而且它表面光滑呈惰性,不利于与其它材料复合。以上缺点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石墨烯材料不容易与其它材料复合,导致应用受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石墨烯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50~100℃下加热30~60min,降温至0~4℃,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4,4’-偶氮基-1,2,4-三唑-5-酮共晶物,将其研磨成粉末,置于管式炉在500~800℃下加热3~5h,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材料;其中,石墨烯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质量比为1:1~10。
优选的是,石墨烯的层数在1~2层,且片径为0.2~100μm。
优选的是,石墨烯与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质量比为1:4~8。
优选的是,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4,4’-偶氮基-1,2,4-三唑-5-酮的浓度为1~5mg/mL。
优选的是,管式炉的加热温度设置为600℃,加热时间为4h。
上述中,石墨烯的N,N’-二甲基甲酰胺分散液的制备采用下述方法:将石墨烯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30~90min,超声抖动30~60min,其中,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