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及立尾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1235.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有连兴;王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5/06 | 分类号: | B64C5/06;B64C5/10;B6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飞行器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用于优化设计高速飞行器立尾,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10)包括全动舵面(11)、固定舵面(12)和连接转轴(13),所述全动舵面(11)通过所述连接转轴(13)与所述固定舵面(1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转轴(13)与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立尾失速攻角和机翼失速攻角确定立尾的后掠角;
根据所述立尾(10)的后掠角、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翼型相对厚度、根弦长、翼尖弦长和展弦比确定所述立尾(10)的平面构型;
根据所述立尾(10)的尾容量、机翼参考面积、机翼平均气动弦长、机翼展长、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和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确定所述立尾(10)的参考面积;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稳定性要求、所述机翼参考面积和质心位置确定所述立尾(10)的外倾角;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的大机动性能要求确定所述立尾(10)的连接转轴(13)的位置;
根据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修正的代理模型确定所述立尾(10)的连接转轴(13)与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立尾(10)的舵面偏角以完成对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10)的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13)与所述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至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尾(10)的参考面积包括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面积和在垂直方向投影面积,所述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面积根据计算,所述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面积根据Av=KvAb/xv计算,其中,Ah为所述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面积,Kh为所述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的尾容量,A为所述机翼参考面积,为所述机翼平均气动弦长,xh为所述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Av为所述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面积,Kv为所述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的尾容量,b为所述机翼展长,xv为所述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尾(10)的后掠角的角度范围为25°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尾(10)的外倾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尾(10)的舵面偏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参考面积根据起飞推重比、起飞翼载荷和起飞质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2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