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60570.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吉;张志伟;安宁;高杨;魏然;田建军;李振瑞;章清泉;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9/07 | 分类号: | C22C19/07;C22C30/00;C22F1/10;C22F1/02;B21B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带箔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压延加工技术领域。合金组分质量百分比C:0.05%~0.15%,Cr:19.0%~21.0%,Ni:9.0%~11.0%,Mn:1.0%~2.0%,W:14.0%~16.0%,Fe:≤3%,Mo:0.2%~1.0%,Si:≤0.40%,P:≤0.04%,S:≤0.03%,其余为Co。合金经过真空+电渣冶炼以及常规锻造、热轧及冷轧,冷轧中间退火温度1150℃~1230℃,保温时间1~5分钟;冷轧成品后采用850℃~1080℃温度的退火,保温时间1~5分钟;中间及成品冷轧变形量控制在15%~45%;冷轧中间及成品退火在纯氢气保护的光亮连续退火炉进行。优点在于,获得强韧性匹配良好的高强高塑性合金带箔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压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NiCrW合金是以20%Cr和15%W固溶强化的钴基高温合金,具有较优异的抗热腐蚀性,在815℃以下具有中等的持久和蠕变强度,良好的耐磨特性及具有满意的成型、焊接等工艺性能等综合性能,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钴基变形高温合金之一。但目前常规生产使用的带箔材为高温固溶处理后的固溶态,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高温持久性能,但强度较低。而某些特殊应用领域急需一种高强度且具有良好塑性的合金带箔材。
目前CoNiCrW合金常规生产使用带箔材为固溶状态,在冷轧后进行1180℃~1230℃温度的高温退火,其室温抗拉强度无法满足某特定领域高强度高塑性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高强且具有良好塑性的带箔材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了高强高塑性的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较传统生产的带箔材室温拉伸屈服强度高80%以上,同时室温拉伸延伸率仍保持不小于20%。
本发明的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的组分质量百分比C:0.05%~0.15%,Cr:19.0%~21.0%,Ni:9.0%~11.0%,Mn:1.0%~2.0%,W:14.0%~16.0%,Fe:≤3%,Mo:0.2%~1.0%,Si:≤0.40%,P:≤0.04%,S:≤0.03%,余量为Co。
该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经过真空+电渣冶炼以及常规锻造、热轧及冷轧,冷轧中间退火温度1150℃~1230℃,保温时间1~5分钟;冷轧成品后采用850℃~1080℃温度的退火,保温时间1~5分钟;中间及成品冷轧变形量控制在15%~45%;冷轧中间及成品退火在纯氢气保护的光亮连续退火炉进行,获得强韧性匹配良好的高强高塑性合金带箔材。
本发明的钴基高温合金带箔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金冶炼:根据合金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5%~0.15%,Cr:19.0%~21.0%,Ni:9.0%~11.0%,Mn:1.0%~2.0%,W:14.0%~16.0%,Fe:≤3%,Mo:0.2%~1.0%,Si:≤0.40%,P:≤0.04%,S:≤0.03%,其余为Co进行配料,将原料投入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浇注电极;在电渣炉进行二次熔炼得到合金锭;
(2)热加工:将冶炼所得合金锭进行锻造和热轧,得到带坯;
(3)修磨:将带坯用砂轮或砂带进行修磨精整;
(4)冷轧:将带坯在多辊冷轧机进行伴有中间退火的多个轧程冷轧开坯及精轧成品;中间及成品变形量控制在15%~45%;中间退火在纯氢气保护的光亮连续退火炉进行,退火温度1150℃~1230℃,保温时间1~5分钟;
(5)成品退火:带箔材成品退火在氢气保护的光亮连续退火炉进行,退火温度850℃~1080℃,保温时间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