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0459.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贺;刘超;任大贵;徐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阳浩特高技术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英静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微孔 隔热板 产品 性能 在线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包括隔热性能测试装置、体积密度测试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和体积密度测试装置分别与数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隔热性能测试装置位于成型装置的产品出口端,用于加热纳米微孔隔热板的待加热的热面,分别测量纳米微孔隔热板热面及冷面的温度;体积密度测试装置位于隔热性能测试装置的出口端,测量纳米微孔隔热板,以获得产品密度;当热面和冷面的产品温度差小于预设温度差,和/或产品密度处于预设标准密度范围外时,数据处理装置报警。本发明通过在线测量纳米微孔隔热板的性能,缩短了性能检测周期,且还能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微孔隔热板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绝热制品,其隔热性能是传统保温材料的3~5倍,适用于石化、冶金和电力等行业的保温隔热。现有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相关参数通常是出厂后送检测机构检测,检测机构通常需要15~20个工作日才能出具报告,一方面,检测周期较长,浪费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同批次产品均会报废,耗费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缩短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检测周期及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能够缩短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检测周期,且还能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纳米微孔隔热板产品性能的在线检测系统,包括隔热性能测试装置、体积密度测试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和所述体积密度测试装置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隔热性能测试装置位于成型装置的产品出口端,用于加热纳米微孔隔热板的待加热的热面,分别测量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热面及冷面的温度,所述冷面为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上与所述热面平行的面;
所述体积密度测试装置位于所述隔热性能测试装置的出口端,用于测量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的重量和体积,以获得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的产品密度;
当所述热面和所述冷面的产品温度差小于预设温度差,和/或所述产品密度处于预设标准密度范围外时,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报警。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温度测量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纳米微孔隔热板的热面;
所述温度测量组件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热面和冷面的温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和导热支撑板;
所述导热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且所述热面与所述导热支撑板贴合;
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导热支撑板的底端,用于通过所述导热支撑板加热所述热面。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所述导热支撑板为不锈钢板。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体积密度测试装置包括称重器和光学检测器;
所述称重器和所述光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称重器用于测量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的重量;
所述光学检测器用于分别测量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阳浩特高技术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阳浩特高技术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