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9976.7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争;方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争 |
| 主分类号: | C23C18/34 | 分类号: | C23C18/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永均 |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方法 | ||
1.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0-60%浓度的硝酸放入镀镍装置内,并对主镀槽进行钝化,钝化结束后用纯净水将主镀槽洗净,洗净结束后在向主镀槽内加入25-28L的纯净水,测定pH值保证主镀槽内未混入硝酸;
S2:取0.18-0.3L镀镍溶液通过加药管一加入主镀槽,温度为86-94℃,以1-10ml/s的速度向主镀槽内滴加氨水,测定pH值在4.6-4.9内;
S3:通过镀镍装置上的吸盘将工件从镀镍装置的辅助板上吸附至镀镍装置的主镀槽内;
S4:当工件置入主镀槽内后,监测主镀槽内的镍含量,当检测到镍含量≤0.1g/L时,以8-12ml/min向主镀槽内继续补充镀镍溶液和氨水;
S5:待加工产品在主镀槽内停留48-53小时后,取出置入75-85℃的水中清洗,干燥后置入180-220℃高温内4.8-6h,自然冷却即得;
其中,所述的镀镍装置包括主镀槽(1);所述主镀槽(1)包括底板(11)、侧板(2)和挡板(12);所述底板(11)上表面于前后两侧位置均固连有挡板(12);所述底板(11)上表面于底板(11)左右两侧位置均固连有侧板(2);后方所述挡板(12)侧面固连有辅助板(13),且辅助板(13)置于两个侧板(2)之间;两个所述侧板(2)上表面于侧板(2)两侧位置均固连有支撑板(21);每个所述支撑板(21)相对一侧均通过转轴固连有丝杠(22);后方所述支撑板(21)与丝杠(22)想背一侧均固连有伺服电机(23),且伺服电机(2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两个所述伺服电机(23)转速相同;两个所述丝杠(22)上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滑块(24);两个所述丝杠(22)上相对一侧的滑块(24)两两之间均固连有导轨(25);每个所述导轨(25)上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轮(26);每个所述滚轮(26)内壁中于中心线位置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插板(27),且插板(27)均穿过导轨(25)设计;每个所述插板(27)一侧端面均安装有马达(28),且马达(28)通过节杆与滚轮(26)固连;每个所述插板(27)下表面均固连有第一圆杆(3),且第一圆杆(3)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抽气机(31),且抽气机(3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抽气机(31)下方于第一圆杆(3)内壁中均开设有通槽(32),且通槽(32)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圆杆(3)底部端面均安装有红外线检测头(33),且红外线检测头(3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圆杆(3)底部端面均固连有吸盘(34),且吸盘(34)均包裹红外线检测头(33)设计;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托板(4),且托板(4)均为磁块设计;每个所述托板(4)下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伸缩杆(41),且第一伸缩杆(41)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板(4)内壁中均开设有弧形槽(42);每个所述弧形槽(42)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喷气孔(43);两个所述侧板(2)内壁中均固定安装有气泵(44),且气泵(44)均通过气道(45)与弧形槽(42)连通;每个所述气道(45)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6);两个所述托板(4)下方于侧板(2)相对一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电触头(47),且电触头(4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气孔(43)内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48),且控制阀(4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板(4)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弧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圆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设计,且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圆杆(3)内的伸缩杆外表面均固连有环形块(35),且环形块(35)为磁块设计;每个所述环形块(35)相背一侧于第一圆杆(3)内壁中均开设有环形槽(36);每个所述环形槽(36)内壁中均滑动连接有磁铁块(37),且磁铁块(37)的磁性与环形块(35)磁性相反;每个所述环形槽(36)底部均开设有圆槽(38),且通槽(32)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39);每个所述吸盘(34)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每个所述吸盘(34)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孔(391),且弧形孔(391)均通过导管与环形槽(3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争,未经李红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9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板材热压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备壳体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壳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