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8091.5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刘天祥;蒋建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6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性能 防腐 底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按质量配比的主剂和加成固化剂,主剂具有石墨烯环氧树脂液、附着力增强树脂、分散剂、防沉剂、氧化铁红、磷酸锌、三聚磷酸铝、沉淀硫酸钡、滑石粉、功能性防锈剂、环氧稀释剂;加成固化剂具有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环氧稀释剂。本发明对钢材、铝、氧化铝、镀锌钢、不锈钢、玻璃钢、黄铜等不同材质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对各种金属材质具有优异的防腐效果,可以解决多种材质部件于一体的军事装备、工业特殊设备、仪器等用底漆附着和防腐问题,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造成底漆使用混乱而造成的附着力问题。使防腐底漆的应用通用化,使防腐涂料底漆应用得到了发展,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被腐蚀1%,其强度下降10~15%,若双面腐蚀各达5%,其结构将报废。金属腐蚀后,在外观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甚至酿成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几乎超过每年各项灾害(火灾、风灾及地震等)损失的总和。
长期以来,各国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试图有效的解决防腐问题。人们一直采用多种技术对金属加以保护,防止或延缓腐蚀的发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对于各种金属而言,由于防腐涂料具有性能优异、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在选择防腐措施时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特殊用途的军事装备、仪器、设备等是由不同金属及复合材料的零部件组装而成,而一般的防腐底漆具有的附着力是对金属底材有选择性的,对不同材质的附着力会有很大的差别,用通用的防腐底漆涂装不同的底材会出现附着力不佳甚至漆膜脱落的严重问题,而分别选用不同的防腐底漆会带来极大的施工不便。因此,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适应各种底材的防腐底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具有主剂和加成固化剂,主剂和加成固化剂的质量配比为6:1,
主剂按质量百分比具有以下组分:石墨烯环氧树脂液15~40%、附着力增强树脂5~15%、分散剂0.5~3%、防沉剂0.5~3%、氧化铁红10~25%、磷酸锌2~8%、三聚磷酸铝5~15%、沉淀硫酸钡5~15%、滑石粉2~20%、功能性防锈剂1~8%、偶联剂0.5~3%、环氧稀释剂2~10%;
加成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具有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20~50%、环氧树脂5~15%、环氧稀释剂30~60%。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环氧树脂液按质量百分比具有以下组分:环氧树脂液45~70%、石墨烯浆料10~30%、偶联剂0.5-3%、环氧稀释剂10~30%。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液为环氧树脂601。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浆料为10%石墨烯浆料。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液为环氧树脂601,所述石墨烯浆料为10%石墨烯浆料,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力增强树脂为高粘结性能环氧树脂KSR177。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HX-4030,所述防沉剂为A630-SV。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防锈剂为天津玖和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经销的6217防锈剂。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稀释剂按质量百分比具有以下组分:二甲苯70%、正丁醇30%。
一种特种高性能防腐底漆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制备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