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手术扩张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7259.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运红;任启兰;李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运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永均 |
| 地址: | 2395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扩张器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脑手术扩张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插接有针座,所述针座上转动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上开设有插孔,插孔内设置有插杆,插杆顶部开设有;本发明通过将针头与针座转动连接,并在针头处设置有插入插孔内的插杆,插杆一端位于外筒内部,并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使插杆插入到插孔中,对针头进行限位,当需要调节内窥镜的位置时,只需要将内窥镜拉入到镜孔内,然后转动顶帽,带动针座和针座内的内窥镜转动,进而使内窥镜转动的合适的延伸孔处时,停止转动针座,放下内窥镜,使内窥镜穿过前位置处的延伸孔后到达需要观察的位置处,降低针头与脑组织的摩擦,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脑手术扩张器。
背景技术
脑室出血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急性严重疾病。其中,脑室系统出血铸形是一种脑室出血的常见类型,易于导致急性严重脑积水,具有较高致死率,需要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并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发展,特别是神经内镜技术出现,小型通道直接进入脑室能够实现脑室系统积血清除,解除脑积水。因而,研制一种能够微小创伤到达脑室、并能够实现持续脑室内外沟通的通道是实现手术顺利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脑室穿刺针能够为置入脑室引流管建立通道,其具有小巧方便的优点。
由于现有的脑手术扩张器在放入内窥镜后,通过穿刺的方式携带内窥镜进入到脑组织处,当需要调整内窥镜的位置时,如果通过转动穿刺针的方式带动内窥镜移动,穿刺针端部容易与脑组织摩擦,造成脑组织的损伤,因而需要二次穿刺,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伤口大小和手术的时间,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手术扩张器,其能够在避免穿刺针端部与脑组织摩擦的情况下,改变内窥镜的位置,降低患者的伤口大小和手术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手术扩张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手术扩张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插接有针座,所述针座上转动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上开设有插孔,插孔内设置有插杆,插杆顶部开设有斜坡,斜坡顶部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顶端设置在外筒顶部;位于外壳壁厚内的所述插杆底部固连有隔板,隔板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在靠近针头的外壳上;所述针座上竖直贯穿设有镜孔,所述针头上竖直贯穿设有多个延伸孔,所述针座顶部固连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固连有顶帽;工作时,由于现有的脑手术扩张器在放入内窥镜后,通过穿刺的方式携带内窥镜进入到脑组织处,当需要调整内窥镜的位置时,如果通过转动穿刺针的方式带动内窥镜移动,穿刺针端部容易与脑组织摩擦,造成脑组织的损伤,因而需要二次穿刺,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伤口大小和手术的时间,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避免穿刺针端部与脑组织摩擦的情况下,改变内窥镜的位置;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将针头与针座转动连接,并在针头处设置有插入插孔内的插杆,插杆一端位于外筒内部,并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使插杆插入到插孔中,对针头进行限位,当需要调节内窥镜的位置时,只需要将内窥镜拉动,使内窥镜经过针头处的延伸孔后进入到镜孔内,然后转动顶帽,顶帽带动固定杆,固定杆带动针座和针座内的内窥镜转动,进而使内窥镜转动的合适的延伸孔处时,停止转动针座,放下内窥镜,使内窥镜穿过前位置处的延伸孔后到达需要观察的位置处,降低针头与脑组织的摩擦,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当需要将针头和针座从外壳内取出时,通过按压操作杆,操作杆挤压斜坡处的插杆,使插杆从针头上的插孔内拔出,进而可以拉动顶帽,使针头和针座从外壳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运红,未经罗运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7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