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骨架产品的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6658.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曹琨;王洋;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骨架 产品 荧光 渗透 检测 方法 | ||
一种用于大型骨架产品的荧光渗透检测方法。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大型骨架零件无法通过浸涂方式渗透、不易施加显像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静电喷涂法,分两次进行喷涂渗透剂,渗透结束后,直接采用水喷枪手工清洗去除零件表面多余渗透剂,然后采用静电喷粉法施加显像剂,促使显像剂吸附在零件表面,最后在黑光下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各种大型零件和复杂型面荧光渗透探伤的工艺技术难题,带负电的渗透剂和显像粉易于吸附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层,有利于渗透和显像,且渗透剂和显像粉耗量小,不易弥散而污染环境,适用于对大型零件和复杂型面的荧光渗透探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骨架产品的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渗透检验是检测非孔性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制件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是利用毛细管现象和光激发光的原理,即将渗透剂施压到试件表面,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表面的不连续性,然后清除附着在试件表面的渗透剂,干燥后,把显像剂均匀地施加在试件表面,显像剂把残留在不连续性中的渗透剂吸出来,并在表面扩展,由于渗透剂中含有荧光染料,在黑光照射下,凡有不连续性会发出色泽鲜明的荧光,用目视就可观察到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方向和大小,从而检测出缺陷,渗透材料的施加常用浸涂、喷涂、刷涂或流涂法等。
大型骨架产品形状不规则,带有盲孔、凹槽较多,工件大不易翻转,用浸涂法对大型零组件进行荧光渗透检验时需要多套大型槽子,占用厂房面积很大,渗透材料一次投入量大,因而耗资大。局部刷涂法无法涂覆均匀,操作难度大,也难以保证检测结果,普通喷涂法须沿零件表面一一喷涂,喷涂不均匀,附着力也差,大量渗透液和显像粉被浪费,污染环境。
由于大型骨架产品形状和尺寸的限制,不利于渗透剂的施加,更不利于显像粉的施加,进而影响大型骨架产品荧光渗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大型骨架零件无法通过浸涂方式渗透、不易施加显像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骨架产品的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大型骨架产品的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施加渗透剂:采用静电喷涂法,利用静电喷枪施加渗透剂于零件表面,静置5min~10min,静置后再次施加渗透剂,然后静置10min~20min;
二、水洗:采用水喷枪进行水洗,去除零件表面多余渗透剂,然后置于烘箱内进行干燥;
三、施加显像粉:采用静电喷粉法,利用静电粉末喷涂机施加显像粉于零件表面,静置10min~20min,使之显像,其中流化气压为1bar~1.5bar,雾化气压为1bar~1.5bar,显像粉气压为2bar~2.5bar;
四、检测:采用黑光灯在显像后10min~240min内完成对所有待检面的探伤检测,所述探伤检测参数为:距黑光灯滤光片380mm处的黑光辐射照度不小于1000μW/cm2,环境白光照度不大于20Lx。
进一步限定,步骤一中施加渗透剂至渗透剂完全润湿零件表面为止。本步骤是通过黑光灯检查渗透液是否完全覆盖零件表面。
进一步限定,步骤一中施加渗透剂后先静置5min,再次施加渗透剂,然后静置15min。施加渗透剂两次,间隔时间为5min,避免渗透剂干结在零件表面,再次施加有利于渗透剂充分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
进一步限定,步骤一中喷枪与零件间距为150mm~300mm。
进一步限定,步骤二中所述水洗参数为:水温为10℃~40℃,水压不大于0.27MPa。
进一步限定,水枪嘴与零件间距不小于300mm。
进一步限定,步骤二中所述干燥参数为:温度为50℃~70℃,时间为5min~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气象仪温度数据拟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电子式警示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