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出行系统的区块重要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6452.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茹;邓玉婧;刘丹;潘竞旭;张学军;鲁龙;陈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17/18;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出行 系统 区块 重要性 评估 方法 | ||
1.一种交通出行系统的区块重要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交通出行系统对象二维坐标;
采用GeoHash编码算法将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所在二维坐标递归分解为矩形区块,将所述分解后互不相交的区块作为交通出行系统的站点;
根据所述站点构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出行有向图模型;
根据所述出行有向图模型构建交通出行系统的马氏链概率转移矩阵模型;
计算所述马氏链概率转移矩阵模型的Kemeny常数,依据所述Kemeny常数值对区块重要性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算法公式如下,
s=GeoHashE(lat,lon,pre)
其中,所述s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位置的GeoHash编码,所述GeoHashE为编码算法,所述lat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所处纬度,所述lon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所处经度,pre为算法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出行有向图模型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站点作为所述出行有向图模型节点,构建出行有向图模型节点集合;
分析历史数据构建所述出行有向图模型中的边,所述边连接所述节点,所述边为从一个区块到另一个区块的出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出行有向图模型节点集合的方法包括:
分析预设时段数据,若某些站点在预设时段从未有过出行记录,则剔除该站点;
预设时段内有出行记录的站点构成出行有向图模型节点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交通出行系统的马氏链模型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出行有向图模型构建行随机的马氏链概率转移矩阵模型;
定义矩阵元素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氏链概率转移矩阵模型包括第一子矩阵、第二子矩阵、第三子矩阵以及第四子矩阵,所述第一子矩阵代表由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由状态一转移至状态一的转移矩阵,所述第二子矩阵代表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由状态二转移至状态一的转移矩阵,所述第三子矩阵代表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由状态一转移至状态二的转移矩阵,所述第四子矩阵代表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由状态二转移至状态二的转移矩阵;
所述状态一表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停留在当前站点,所述状态二表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从当前站点出发前往其他目的站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矩阵元素值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子矩阵对角线元素定义如下,
其中,PBS,BS.ii代表第一子矩阵对角线元素,tpi为所述交通出行系统对象停留在当前站点的平均时间;
所述第二子矩阵对角线元素定义如下,
其中,PBS,TB.ii代表第二子矩阵对角线元素,tpi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停留在当前站点的平均时间;
所述第三子矩阵元素值定义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从当前站点出发到达不同站点的概率;
所述第四子矩阵元素值定义为交通出行系统对象从当前站点出发的旅行时间平均值的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矩阵元素计算方法包括:
构造第一矩阵表示站点之间交通出行对象转移数量,对所述第一矩阵数量归一化,所述归一化方式包括通过如下公式实现:
其中,所述Aij为代表交通出行对象在各个站点之间转移数量,所述Bij为归一化后的第一矩阵;
将所述归一化后的第一矩阵作为第三子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4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