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置式旋钮电子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5908.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吴志;文习斌;王进昌;孙海鹏;郭密密;刘宏;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8 | 分类号: | F16H59/08;F16H59/02;F16H6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蔡俊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置式 旋钮 电子 换挡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置式旋钮电子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旋钮、位于所述换挡旋钮下方、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底部固定有磁铁,转轴与换挡旋钮之间通过竖直设置、可将换挡旋钮的转动力传递至转轴使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纵向传动组件相连接,磁铁下方设置有可判断磁铁转动角度的传感器和与传感器电路连接、通过磁铁转动角度判断车辆所处挡位的芯片。本发明型所设计的轴承式纵置旋钮换档机构通过钢制轴承增加配重的方法,改变了声音的共振频率从而提高了换档声音品质。通过对轴承内外圈的纵向限位结构提升了旋钮换档器的稳定性,解决了换档过程中的“晃动”感。选档机构的纵向布置较现有的横向布置换档机构在平面空间节省约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纵置式旋钮电子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型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电子换档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在中高端车型上已渐渐崭露头角。其中旋钮电子换档器由于操作新颖、样式美观,极大的迎合了消费者对换档机构“科技”“精致”的需求而得以迅速发展。旋钮电子换档器由于在换档操作时需施加旋转力的特性,往往采用横向布置选档机构来实现换挡,并获得换档操作过程中的档位感。但由于横向选档结构复杂、内部零件多,当换挡机构横向布置时换档器平面空间增大,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件的布置,也限制了电子换档器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此外,横置式的旋钮换档器由于旋钮在纵向缺少限位而容易“晃动”(纵向限位将增大旋转时的摩擦感甚至卡滞),大大降低了换档器的品质感。最后,当操作旋钮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运动撞击音,而目前旋钮换档器多采用全塑料件,容易导致共振而产生较大的声辐射,大大影响了换档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稳定性高、换挡声音小的纵置式旋钮电子换挡机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纵置式旋钮电子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旋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所述换挡旋钮下方、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固定有磁铁,所述转轴与所述换挡旋钮之间通过竖直设置、可将所述换挡旋钮的转动力传递至所述转轴使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纵向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磁铁下方设置有可判断所述磁铁转动角度的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电路连接、通过所述磁铁转动角度判断车辆所处挡位的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换挡旋钮底部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套筒结构,所述转轴的顶部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套筒结构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的齿面,所述传动套筒结构连接于可使其保持在竖直位置并绕其轴线旋转的支撑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换挡机构壳体,所述换挡机构壳体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传动套筒结构包括套筒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中部周向表面上的定位盘,所述套筒顶部同轴固定有连接架,所述换挡旋钮同轴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套筒下部表面上设有所述齿面;所述支撑柱上同轴套设有轴承,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有支撑所述轴承内圈的轴承内圈定位结构,所述套筒内表面和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支撑所述轴承外圈的轴承外圈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内圈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支撑柱的表面间隔设置的支撑爪和位于所述支撑爪下方、沿所述支撑柱表面间隔设置的支撑块,所述支撑爪的顶部设有内圈限位凸台,所述轴承的内圈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内圈限位凸台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外环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架外环座内表面的连接架内环座,所述套筒顶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外环座与所述连接架内环座之间;所述轴承外圈定位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套筒内表面的套筒凸台和所述连接架内环座,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于所述套筒凸台与所述连接架内环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连接于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上,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芯片连接于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套筒结构配合、提供换挡力的换挡导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