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5733.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然;杨沈;孟凡博;吴迪英;郭运峰;李悦悦;于华东;吴帆;丘四海;李祥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江控股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6 | 分类号: | H01P5/16;H01P5/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包裹 导线 激励 耦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该激励耦合装置主要由矩形波导、外延喇叭、方形金属引导腔、梯形介质引导块以及锥形引导块构成,该激励耦合装置通过电磁波主模式与电力线导体及介质的匹配,使电磁场能量尽可能地注入到导体中,通过方形金属引导腔、梯形介质引导块以及锥形引导块的设计,将引导电磁波的主模式电磁能量集中于电力线导体的表面及介质层内,沿着导体横向传播,提高信息传输的效果;该激励耦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信息传输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通信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线通信采用的方式包括:传输线和波导。其中,传输线由双导线构成;波导有矩形波导、圆形波导以及同轴线等。采用位于某种介质中的金属导线作为传输方式的系统为表面电磁波波导。参见图1,该波导系统由发射机a、矩形波导b、表面波激励耦合装置c、介质包裹导线传输媒质d以及接收机e组成;该波导系统中发射端的激励机制,参见图2,发射机a输出的信号经过矩形波导b后无法直接对接介质包裹导线传输媒质d,需表面波激励耦合装置c将矩形波导b中的电磁波高效地引导至介质包裹导线传输媒质d上,激励起可低耗传输的紧束缚的电磁表面波模式f;该波导系统中接收端的耦合机制,参见图3,介质包裹导线传输媒质d上的表面电磁波无法有效的直接转换至矩形波导b,最后由接收机e处理。表面波激励耦合装置c将介质包裹导线传输媒质d上的电磁表面波模式f高效地引导至矩形波导b中,激励起可低耗传输的矩形波导的传输模式,从上述的激励和耦合机制可以看出来,激励耦合装置对于波导系统中信息的传输至关重要。
现有的激励耦合装置有圆形喇叭耦合装置,该圆形喇叭耦合装置使用时,需将裸露圆形金属线沿中心线穿过喇叭,安装时,需在圆形喇叭上开出安装槽位,此时,金属线上形成的表面波模式,由于在口径处无束缚措施,造成外延场距离过大,大部分能量横向分散出去,而且实际应用易受到波导周围环境影响。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激励耦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圆形喇叭耦合装置时,由于在口径处无束缚措施,造成外延场距离过大,大部分能量横向分散出去,导致信息传输易受到波导周围的环境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该激励耦合装置包括:矩形波导1、外延喇叭2、方形金属引导腔3、梯形介质引导块4以及锥形引导块5;
所述外延喇叭2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波导1的一端无缝连接且连通,所述外延喇叭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21,且所述外延喇叭2的中心线与所述矩形波导1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方形金属引导腔3的一端与所述外延喇叭2的另一端无缝连接且连通;
所述梯形介质引导块4中设置有贯通两端的第一引导通道,所述梯形介质引导块4的一端与所述方形金属引导腔3的另一端无缝连接且连通;
所述锥形引导块5中设置有贯通两端的第二引导通道,所述锥形引导块5的一端与所述梯形介质引导块4的另一端无缝连接且连通;
所述激励耦合装置使用时,所述介质包裹导线的发射端端部依次穿过所述外延喇叭2中的通孔、方形金属引导腔3的腔体、梯形介质引导块4的第一引导通道以及锥形引导块5的第二引导通道集成于所述激励耦合装置中。
优选,所述介质包裹导线用激励耦合装置,还包括:方形介质引导块6;
所述方形介质引导块6中设置有贯通两端的第三引导通道,所述方形介质引导块6嵌套在所述方形金属引导腔3内,所述激励耦合装置使用时,所述介质包裹导线穿过所述方形介质引导块6的第三引导通道。
进一步优选,所述方形介质引导块6的四周侧壁紧贴于所述方形金属引导腔3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江控股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江控股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机边炉铝液去氧化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莓夹心饼干的制作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