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审图方法、高效审图系统、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5267.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腾洲;刘亚鑫;李凯;杨洪伟;曾伟鑫;林彬;张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01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方法 系统 终端 以及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审图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发送二维设计图纸及与所述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进行显示,并获取输入的批注信息,第二终端将批注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对批注信息进行显示,并获取输入的修改信息,第一终端根据修改信息对二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或第一终端根据修改信息对三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三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二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第一终端将修改后的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优化审图流程,实现高效审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审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审图方法、高效审图系统、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建筑行业的设计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但是建筑行业大都使用CAD软件绘制施工图,主要原因是BIM模型是基于空间的三维设计,相比传统的CAD二维设计,三维的信息量更大,质量更高。
现有已经存在基于BIM模型的校审方案,但是由于二维图纸才是实际的施工图,也是国家认可的规范图,所以针对BIM模型进行校审修改后,需要重复对二维图纸进行校审,导致整个审图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审图方法、高效审图系统、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审图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审图方法,所述审图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发送二维设计图纸及与所述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给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进行显示,并获取输入的批注信息,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批注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批注信息进行显示,并获取输入的修改信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修改信息对所述二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所述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修改信息对所述三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所述三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二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所述第一终端将修改后的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审图系统,所述高效审图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审图方法,所述审图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审图方法包括:发送二维设计图纸及与所述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给第二终端;获取第二终端所发送的批注信息;其中,所述批注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进行显示后,获取输入的批注信息;对所述批注信息进行显示,并获取输入的修改信息,根据所述修改信息对所述二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所述二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三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或根据所述修改信息对所述三维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使得与所述三维设计图纸关联的二维设计图纸对应修改;将修改后的二维设计图纸与三维设计图纸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