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5033.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詹毅;何晶基;杨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6 | 分类号: | C23F1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博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10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30017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密闭式 循环 水无磷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保科技中涉及的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为5%;(2)BTA即苯并三氮唑或巯基苯并噻唑为0.2‑0.5%;(3)葡萄糖酸钠为15‑30%;(4)液碱为5‑8%;(五)余量的水。本发明主要用于密闭式循环水软水水质,为无磷缓蚀剂,属绿色环保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科技中涉及的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冷却水约占工业用水总量的60%~80%,因此工业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是工业节水的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工业冷却水循环有两种方式即敞开式和密闭式。密闭式水量损失很小,有条件应用高品质水(软水)作冷却介质,从而避免了系统结垢,所以近年来软水密闭系统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化工热交换、炼铁高炉、炼钢转炉汽包、连铸结晶器、电厂锅炉水、中央空调用水等领域。由于高温、高负荷,为尽量避免结垢,密闭式循环软水系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软水密闭循环系统采用软化水循环,水的硬度低,在运行过程中,换热器表面不会形成水垢,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换热器表面结垢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垢层保护,腐蚀加重。另外密闭循环水中氧气不易析出,循环水温度高,加重了溶解氧的氧浓差极化腐蚀。所以软水闭路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投加专用的软水缓蚀剂,才能保证换热设备不被腐蚀。目前常用的缓蚀剂有磷酸盐系列和氧化性缓蚀剂两类。其中,磷酸盐系列缓蚀剂磷含量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氧化性缓蚀剂一般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用量大,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需要开发出更绿色、更环保、性能更优良的复合型无磷缓蚀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配方具有协同增效,特别选用的钨酸钠和葡萄糖酸钠,使产品具有更高的缓蚀性能及更低的投加浓度,提高缓蚀效果,降低药剂投加量,实现了既增产又增效,处置密闭式水质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为5%;(2)BTA即苯并三氮唑或巯基苯并噻唑为0.2-0.5%;(3)葡萄糖酸钠为15-30%;(4)液碱为5-8%;(五)余量的水。
优选方案之一,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为5%;(2)BTA为0.2%;(3)葡萄糖酸钠为15%;(4)液碱为5%;(5)水为74.8%。
优选方案之一,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为5%;(2)BTA为0.4%;(3)葡萄糖酸钠为20%;(4)液碱为6%;(5)水为68.6%。
优选方案之一,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为5%;(2)BTA为0.5%;(3)葡萄糖酸钠为25%;(4)为液碱7%;(5)水为62.5%。
优选方案之一,该无磷缓蚀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1)钨酸钠5%;(2)BTA为0.5%;(3)葡萄糖酸钠为30%;(4)液碱为8%;(5)水为56.5%。
一种复合型密闭式循环水无磷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的原料采用泵依次将原料(5)和原料(4)泵入反应釜中,再将原料(2)加入,搅拌均匀后加入原料(1),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将原料(3)泵入反应釜中,持续搅拌35-45分钟,出料即可或得无磷缓蚀剂。
其中,所述的液碱为市售工业液碱;所述的水为一般工业用水;其它原料均为市售可得的工业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市科发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