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热压成型的模具及其型腔清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4902.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垂欧教科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33/72;B29C43/02;B29C43/32;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宛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1 | 代理人: | 徐静杰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板 热压 成型 模具 及其 清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热压成型的模具,包括大致呈矩形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在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朝下的第一对准件,在四条边的中央分别设有朝下的第三对准件;下模在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朝上的与第一对准件相对应的第二对准件,在四条边的中央分别设有朝上的与第三对准件相对应的第四对准件;下模在其四条边的其中三条上分别设有一个气嘴,用于吹出气体以清理型腔。本发明通过两组对准件使得上下模之间对准度更好,产品表面平整度更高;通过吹气的方式进行型腔内部的清理,有效避免了模具表面损伤,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还通过特殊的吹气方式和气体成分使得产品表面性能进一步改善,显著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热压成型的模具及其型腔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板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合成板材,通过将木质粉料和塑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模具,经热压成型而制成,其强度和加工性能优于传统木板和其他合成板材。其中,木质粉料通常选用木质纤维含量较高的木粉(例如松木粉、杨木粉、杉木粉、竹木粉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而成。而塑料则通常选用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例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等,热塑性塑料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例如,申请人在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0126052A中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木塑复合板,包括基板和覆盖在基板表面的装饰膜,其中装饰膜由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的固态纸张制作而成。
然而,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热压成型的模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所生产的木塑复合板的装饰膜出现褶皱甚至龟裂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次品率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升温率和降温率较高的情况下。发明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模具涂层受到破坏所导致。现有技术的模具为了热压成型过程中脱模容易,一般会对模具表面进行氮化和电镀处理,以确保模具表面的硬度和光滑度。然而,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清理模具型腔内部时,一般采用青铜制铲刀,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肉眼不可见的细微破坏,从而影响木塑复合板产品的脱模效果、表面质量和合格率。此外,由于基板和装饰膜的组分和理化性质存在差异,过快的升温和降温可能导致基板和装饰膜受到的热应力和形变量不同,从而造成褶皱甚至龟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热压成型的模具,其通过两组对准件使得上下模之间对准度更好,产品表面平整度更高;又通过吹气的方式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铲刀进行型腔内部的清理,有效避免了模具表面损伤,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还通过特殊的吹气方式和气体成分使得产品表面的装饰膜性能进一步改善,显著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热压成型的模具,包括大致呈矩形的上模和下模;其中,
上模在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朝下的第一对准件,在四条边的中央分别设有朝下的第三对准件;
下模在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朝上的与第一对准件相对应的第二对准件,在四条边的中央分别设有朝上的与第三对准件相对应的第四对准件;此外,
下模在其四条边的其中三条上分别设有一个气嘴,即一共三个气嘴,用于吹出气体以清理型腔。
进一步地,气嘴的内径为5~20mm。
进一步地,第一对准件为圆柱,第二对准件为与圆柱相匹配的圆孔;第三对准件为方形凸起,第四对准件为与方形凸起相匹配的方形卡槽。本发明利用两组对准件进行导向,确保上下模之间对准度更好,从而产品表面平整度更高。
进一步地,气嘴出口的高度大致位于下模与上模的接缝处,三个气嘴通过电磁阀与气源相连接,通过电磁阀的通断,可以就是否对型腔吹气进行自动化控制。优选地,电磁阀设置于下模的四条边的其中一条上。
进一步地,气嘴吹出的气体为压缩空气,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垂欧教科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垂欧教科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