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4256.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兴锋;韦莹莹;王星星;王鸿飞;许凤;姜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0;C07K14/415;A01H5/00;A01H6/7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实 酸性 转化 抑制 基因 ppinh1 编码 蛋白 及其 克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特点是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克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桃果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2)根据PpINH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3)PCR扩增:通过PCR扩增得到PpINH1基因扩增产物,优点是可有效抑制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蔗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尤其是涉及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桃果实肉细汁多,风味鲜美,广受欢迎,但桃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呼吸强度的快速增加会加快其成熟和衰老,导致其货架期短,风味下降快。低温可以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然而桃属于冷敏型果实,贮藏温度低于8℃ 时易出现冷害症状,如果肉褐变、絮败、风味改变等,从而贮藏期缩短,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作为桃成熟过程中的主要糖分,蔗糖不仅与果实口感和风味密切相关,还影响采后桃果实的品质和抗冷性。低温胁迫下的桃果实蔗糖快速下降,伴随着严重冷害的发生;抑制蔗糖的下降,有利于减轻冷害。转化酶作为蔗糖代谢中的关键酶之一,催化蔗糖不可逆地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根据其最适pH,转化酶可分为酸性转化酶(AI)和碱性转化酶(或中性转化酶,NI)。 酸性转化酶被认为是果实蔗糖代谢中最重要的酶,控制果实中糖的组成并影响应激反应。根据其亚细胞定位,酸性转化酶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细胞壁型转化酶(CWIN)和液泡酸性转化酶(VIN),也称为可溶性酸转化酶(SAI)。
在桃果实酸性转化酶基因家族成员中,液泡酸性转化酶(PpVIN2)对低温胁迫敏感,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该基因表达量上升几十甚至数百倍,在蔗糖分解、冷害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PpVIN2在低温胁迫下转录水平上升倍数与其酶活性的上升不成比例,推测可能存在抑制子(INH)参与的翻译后调控,即可能存在抑制子蛋白与液泡酸性转化酶PpVIN2相复合,抑制其活性。
1961年 Schwimmer等发现马铃薯中存在内源蛋白可以抑制转化酶活性,称为转化酶抑制子。三十多年后Greiner等首次从烟草悬浮细胞中克隆编码了内源蛋白抑制子的基因序列。至今在甜菜,马铃薯,番茄,烟草,玉米,野生茄,木薯,甘蔗等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其中部分物种的抑制子INH已经被鉴定。INH主要在翻译后水平对转化酶活性进行调控,仅在pH值呈酸性时,才能与植物转化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抑制转化酶活性。但在桃果实甚至其它蔷薇科植物果实中却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抑制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蔗糖的分解的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上述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上述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的克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桃果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
(2)根据PpINH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上游引物序列:5´-AGCCAATGCAGGGTTTACTTG-3´,下游引物序列:5´-GGAGAGCTGCTTGAAAAACC-3´,引物两端分别包含酶切位点BamHI和XhoI;
(3)PCR扩增:通过PCR扩增得到PpINH1基因扩增产物。
上述桃果实酸性转化酶抑制基因PpINH1在制备桃果实酸性转化酶PpVIN2抑制剂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